第38章 东吴其一75(1 / 2)

  可是,可是,他写这诗肯定跟孙策与周瑜二人毫无干系啊。

  都说了是悼念亡妻了!

  等会儿,悼念什么?亡妻?

  尚未娶妻的苏轼人都麻了。

  妻子还没过门,就已经要预订丧妻了是吗?

  周瑜和孙策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恨不能穿进天幕里,警告那个苏轼,早两年写,八年生死两茫茫就行了。

  而孙权显然抓住了另一个重点。

  不是,公瑾哥与他兄长几乎同岁,那十年之后就逝去了,岂不是也才只有三十六岁?

  这真的合理吗?

  【而关于周瑜之遗书,还大有玄机。根据史料和某演义,共有三个深入人心的不同版本的公瑾遗书,代表了三个与公瑾有关的不同组合。

  现在我们先来提第一个。

  那就是开篇先提故讨逆将军孙策,说自己受到了其特殊的礼遇。怎么特殊了,展开讲讲嘛。

  十年了,他还记得孙策,真是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呐。】

  虽然刚刚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的周瑜尚有些时不我待的感觉。

  但却也没妨碍他愤慨发表自己的反对意见。

  可是,可是,开篇写旧恩,不是遗书的正常格式吗?这都要发散?

  是不是未免有些太让人崩溃了。

  感觉他之后可能都不会提笔写字了。

  一写就要被过度解读。

  【别的不说,《三国演义》的作者虽然是东吴的黑粉,但是对于营造“兄弟”感情上,那还是很喜欢添砖加瓦的。

  《三国演义》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片段之一,莫过于孙策托孤。

  东吴之人表示,可真是难为那位作者了。

  这么不喜欢他们东吴,还要记得写他们兄弟情深。

  【不过事实上,当时的周瑜长年将兵在外,是东吴之高级将领,但并没有进入核心枢密层。历史上,孙策的托孤对象,主要是张昭。

  所以啊,来,我们来看看真·托孤大臣·张昭吧。

  孙策和张昭也是一段妥妥的君臣鱼水之情啊。

  我们不能因为张昭年纪大,就不带人家玩啊,我们拒绝年龄歧视。】

  张昭敬谢不敏。

  谢谢,要不还是放过他吧。

  还是看看“英俊貌美”的周都督吧。

  他觉得挺好的。

  【毕竟这对真的很深情啊。

  你看看孙策这深沉的告白,这是将江东大事一应嘱托给了张昭啊。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简直让我幻视隔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