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红颜祸水【二十一】(1 / 2)

  朱元璋:???

  什么廷议的官方流程要走一个多月?

  他没定过这种规矩啊!

  而明朝之后的官员一听这话,顿时懂了。

  啊这,要发言,但是绝不能发需要承担责任的言,这种东西不都是他们大明朝堂的惯例嘛。

  毕竟虽然说江山社稷,山河之重,可此等重任,如此重要的责任,可不能由自己来承担呢。

  辽东以北后金女真人还蠢蠢欲动着呢,要是真打走了那什么李自成,结果让后金趁虚而入,那提出建议的自己不是会被订到耻辱柱上吗?

  不可不可,那是万万不可的。

  明朝士大夫们眼观鼻鼻观心。

  【总之,一通操作猛如虎之下,随着明王朝的覆亡,吴三桂终于可以抛掉属于“明臣”的枷锁,手握山海关的吴三桂也终于可以待价而沽。

  而李自成不能说完全没有脑子,在攻破北京后不到十天,李自成便向吴三桂抛来了橄榄枝。

  随着信使而来的,还有吴三桂父亲的一封家书。

  那可真是瞌睡了就给送来了枕头,反正皇帝都没了嘛,那当个孝顺的儿子顺应父亲的心意而归顺李自成,多么流畅的孝道的台阶啊,多么儒家式的伦理纲常啊。

  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出了点问题,那么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过程或许可以算得上丝滑。】!

  第204章 红颜祸水【二十一】

  【前面已经说了,比较知名的版本是在接受了李自成抛来的橄榄枝,前往投诚的路上,吴二桂得知了陈圆圆被刘宗敏掳去,忍不住仰天长啸一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

  于是愤然毁去与李自成之前心照不宣的约定,转而将橄榄枝投向了清廷当时的话事人多尔衮。

  多么豪气干云的誓言啊,听起来好像很是那么一回事一样。

  这句话的出处,是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庭闻录》,时代距离吴二桂时期并不久远。

  就连《清史稿》中也记载了吴二桂是因为听闻其妾陈为自成刘宗敏掠去,怒,于是转而击破李自成的守关之将。

  似乎连史书都一定程度认可了吴二桂彻底投降清廷的根源是因为陈圆圆,如果不是陈圆圆,至少也是这个姓陈的妾氏。】

  陈圆圆:???

  好大的一口锅。

  这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听天幕的说法,自己将来即便是同这个吴二桂认识了,那也是留在京城,他本人是驻守辽东的,这能见几回面?

  尤其是听起来她们大明好像很快就要亡了的样子。

  她是不相信一个为了权势能认宦官做义父的男人遇到此等乱世之时,能够忍住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