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剑雨55(1 / 2)

豆火如萤,书馆内飘着茶香。

苏瑾安安静静的等待,汤黄梁读完之后,适才问道:“如何?”

“沉郁凄婉,孤单凄凉,读之令人肝肠寸断。”

“你满意就行!”

“再抄一首表达人生不同经历,起起伏伏的诗词。”

“不应该是一些表白情话的诗词?”

汤黄梁说道:“这世道有太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圣贤之辈,这样诗词,最能与之共鸣。”

“随着你!”

苏瑾稍微的思索,然后落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定风波》完成,他又写了苏轼两个字。

汤黄梁脸面上却是有古怪的神情,“你就差没将‘轼’字写成‘瑾’字。”

等他慢慢品读之后,内心的震撼之余,又心道:“诗词不是堆砌辞藻那么简单,如若没有看尽人生百态的阅历,完全写不出这种沧桑大气之感。这首定风波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韵味无穷,令人深思。他能写出这词,定然和母子两人在琅琊郡艰难求生,相依为命。母亲去世,又在苏家不受人待见的生活及其后来入赘姬家,被人器重,自己开医馆,声名鹊起的这些经历有关系。”

“可以了不?”苏瑾问。

汤黄梁温和的说道:“抄都抄了,再抄几首把,表达仰慕之情的!”

这种题材很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秦观、柳永的千古佳句,被苏瑾抄来之后送给汤黄梁,当然诗词上面,是写了署名。

满足汤黄梁的需求,余下来的时间,闲谈几句之后,惦记着程卿的苏瑾匆匆离去。

四海书馆的馆主拿笔蘸默,临摹苏瑾的书法,认真抄写了起来。

月明星稀,夜色之下,敲过了亥时的钟声。

城市的灯火渐渐的开始消逝下去,如同游动的浮萍,莫愁湖四周,依旧是灯火如昼。

行驶而过的马车、拿着灯笼的游人,或快或慢地在道路上移动着,湖面上波光倘佯,楼船来往间,灯火绵延。

豪华的船楼靠停,朱行舟、程卿走了下来。

朱家公子拍了一下对方的肩膀,开口说道:“姬梧桐肩负着姬家商市的存亡,所以她很要强,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这次原料涨价,大概能吃掉姬家全年八成的利润,以价冲货,她就撑不下去了,能想到的办法,还是从原材料渠道下手,所以肯定会求你。耐心一点!”

“嗯!”

程卿对于姬梧桐的心思,朱行舟自然是知道的,但程家公子对于他的一些想法,却是全然不明白。酒楼的商宴之后,众人到莫愁湖的船楼听曲赏舞,看到程卿情绪不佳,被苏瑾套过一次话的朱家公子这一次三言两语就套出来了酒楼外程卿找姬梧桐,但是却被冷漠拒之事情。

都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再做一些对症下药的事情,对于朱行舟而言,信手拈来。

他分析姬梧桐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女子,就要断绝所有的希望,对方肩负着姬家在商市上的存活,所以走投无路的时候,定然会登门服软,到时候,还不是予求予取。

对于姬梧桐性格也有所了解的程卿自然赞同朱行舟的分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