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李见罗城,发生命案。42(2 / 2)

李义诚跟罗城吃完饭,罗城正在厨房收拾碗筷,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刘翔宇,来罗城家的小院走访,一进院子就喊道:“罗叔,在家吗?”

罗城放下手里的活计,走出房子见到村官,冷言冷语地说道:“刘书记,政府改造了我三十年,我不会再犯错了。不用你来我这里天天盯着我。”

“罗叔,你这话说的,我不是盯着你,是过来问问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

“快得了,你昨天就来了一趟,就说要帮我。”

刘翔宇不好意思地呵呵一声浅笑,实话实说道:“昨天是专门看你,今天是顺路。你家门外停了一辆豪车,太扎眼,我进屋跟你核实一下。”

“有什么核实的,那不是我的车,你要是真想帮我忙,就求你别有事没事来我家。”

李义诚听到了村官跟罗城的对话,从房子里走了出来,站到了罗城的旁边,说道:“车是我的,罗城是我朋友,我来看看他。”

村官一看从罗城家里走出来的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名扬天下的李义诚,赶紧堆笑着解释道:“李董事长,怎么是您?您来了怎么不说一声,村长要是知道您来了,我们全村都得给您搞个欢迎仪式。”

“不用,我就是过来看看故友。城子虽说以前犯过事,但他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今出来了,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您说的是,我就是好奇,进来看看。”

说着村官拿起手机给村长打了个电话,“村长,李董事长来咱们村了,在我罗叔家。”

“是李义诚董事长吗?”

“正是。”

“你要挽留住李董事长,我马上就到。”

村官跟李义诚笑琛琛地说道:“李董,张村长,马上就过来,您稍等。”

李义诚一看既然已经惊动了村干部,也就不好再着急着走。

一会的功夫,村长带着村里的干部们,呼啦啦来到了罗城家的小院。

村长见到李义诚,恭恭敬敬地握住李义诚的大手,感动地说:“李董,您是我们张家坝的恩人,您来了,怎么不知会一声。我们见您一面不容易,今天您来了,怎么也得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我刚跟城子吃过饭,改天,再说。”

“那怎么能行,您多少吃点,也让我们心里好受些。”

村长和村里的干部们都在罗城家有说有笑,这时村里的张大军,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村长,你快去村西头看看吧,老解头家的孙子找到了。被人给埋在了地里,刑警都来了。”

村长一听,大惊失色,脸色苍白,饭也不吃了,赶紧带着人都去了村西头,李义诚开着车也跟罗城去了那里。

到了现场,村里有三个胆大的男人,摇着头对陆续来看情况的村民们说道:“不要看了,孩子太惨了,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来,从头到脚没有一块是好地方。”

现场旁边围着警戒线,有三名警察带着警犬,在收集现场案发的证据。

李义诚一眼就看出女警察记事的笔,是带有录音功能的专用写字笔。再看死者浑身外露的伤痕,就断定凶手是用当地农民下地干活的铁锹,用力击打,用力铲杀受害人的身体,导致受害者死亡。从裸露的伤口来看,头部的很多致命伤,都是在死者还未死亡前,嫌疑人下手残害的。可见嫌疑人的凶残程度有多么的恐怖,让他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特种兵都为之一振。

李义诚又仔细查看了现场的鞋印,遗留的物品,土坑和周围挖出的土堆,一眼就判断出嫌疑人应该是三个十来岁的未成年人。一个小个子在远处望风,两个大个子在行凶。挖坑的就是那两个身强力壮的大个子,很可能是挖了两次的土来淹埋尸体。从现场来看,这个案件应该比较简单,最大的可能就是以村长儿子张小龙为首的三名学生,平时在学校飞扬跋扈、横行霸道、为虎作伥,经常对学校的学生霸凌。暑假期间纠集在一起,去找懦弱胆小的死者,敲诈勒索,索要钱财。

李义诚随口说了句:“恶魔在人间!”

这时,一位女警察拿着记事的笔和笔记本问道:“谁是村干部,能不能给我讲述一下,死者的情况。”

村长走过去结结巴巴、语次混乱地说道:“警察同志,我是张家坝村的村长,昨天,老解头的孙子,失踪报案了,我跟着去的,解强的儿子解小伟失踪了,解强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由老解头,奥,就是孩子的爷爷,解富贵照看。”

“平时他经常跟谁在一起玩。”

村长紧张地全身向外冒着水,大汗淋漓,神情慌乱,一边用手上的毛巾擦着汗,一边浑身颤抖地说道:“这,这我不知道,要问一下学校的老师。”

“孩子在哪里上学?哪个班级?班主任叫什么?”

“张家坝镇中学,初二一班。班主任叫啥,不知道。”

“各位老乡,谁还知道死者的信息,麻烦给我说一下。”

这时有位胆大的男人走到女警察跟前说道:“解小伟跟我家的儿子是同班同学,前天,张村长家的儿子张小龙叫我儿子去玩,我儿子说要去镇子上卖鸡蛋,就没去,我当时正在屋里,听见张小龙说,小辉、小凯都去,还说解老蔫,就是解小伟,他的爸爸给他微信转了很多钱,大家可以大吃一顿。”

“谢谢,小辉、小凯的大名叫什么,他们的父母都在这吗?”

村民开始四处瞅着,到处寻找俩个孩子的父母,嘀咕道:“刚才还在呢,估计是走了。俩孩子的大名叫张小辉、李晓凯。”

女警察又问了村民们很多死者和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村民们倒都很热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积极配合警察的调查。

村长过于紧张和焦燥,想趁着警察不问他,正要走,被女警察立即叫住:“张村长,您是村干部,麻烦您留一下,其他的人都散了吧,不要影响警察办案。”

说着警察们将村民们善意地劝离,只剩下村长一人。

这时死者的父母下了车,朝着现场没命地跑来,村民们都给死者的亲人们让道。

母亲远远地看到地上躺着的血肉模糊的儿子,当场晕倒在地。

死者的父亲强忍着悲痛,走向前辨认,死者面部跟身体被利器严重毁伤,只能从孩子的衣着、体貌来辨别。

父亲咬着牙看了一眼已经分辨不出的儿子,含着泪,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小伟,你受苦了,爸爸,会为你,报仇。”

看到这一幕,李义诚摇摇头,猜测那个村长八成是知道是他儿子捅下的篓子,才这样恐惧和颤抖。现在的父母都太骄纵自己的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头、在学校无恶不作、暴戾恣睢,还不严加管束,反而纵容孩子去行恶。

父母溺爱骄纵孩子是一种病,也是一种犯罪。父母每一次的放纵和包办,都是将孩子推向邪恶方向发展的诱导,让孩子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胡作非为。孩子自私自利、恃强凌弱、残暴无知,都是父母的娇纵之过;同样的道理,对孩子过度溺爱、爱非其道、纵容犯错,就是父母的骄纵之源。

李义诚坐在车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是该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刑法》的条款,是该恢复少管所这种机构的时候了,对犯罪情节恶劣的未成年人,应该予以严厉的惩戒。

他认为,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现象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身边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少年就有很多,都是经过他正确的教育疏导,甚至是严厉的惩戒,最后都改邪归正,以阳光的姿态回归到了社会。

杜甫晚年贫病交加的时候,写了首诗是这样描述目无长尊、横行霸道孩子们的事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这首诗就形象地道出了,父母不管教孩子的社会悲凉和沉痛反思。诗圣杜甫的那个年代,很少有学堂,现在遍地都有学校的时代,学校霸凌和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深刻地反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