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东汉:养声望比做官重要(章节已做改动)(2 / 2)

李鸿运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感到十分的奇葩,就连诸葛亮都说过:“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样的话,这里不是说诸葛亮怎么怎么着,而是说拒绝做官,专注于养望,在那个时代,确实已经成为风潮。

“看来在那个时代,对名望的追逐,已经超过了官职,或者说,有了声望就不怕没有官职。”

大靖王朝钟天舒了一口气后说道。

“是的!察举制重视道德的用人标准之下,想做官必须要有名声,从最初大家做出惊世骇俗的夸张之举博取名声,后来结交士人营造名声,而有了点评家之后,直接去请他们给个评价就得到了名声。获取名声的手段也是子啊不断的进化!”

“就连曹操自己,出仕的第一步都是去拜访点评家。”

李鸿运说起东汉时期这种情况时,心中也是一大阵的无语。

“啊?曹操自己都是靠这样的手段,进入仕途的?”

群里的皇帝们皆是一阵惊讶。

“所以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依旧是名士一大堆,不管有没有才学,也不管这样的才学适不适合乱世的土壤,总之不管谁来,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到了曹操执政的时候,实在是看不上那些有名无实之辈,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于是才推出了唯才是举令!”

李鸿运这边刚说完,群里就有人回复。

“哈哈!这个曹操还真是有些对朕的胃口,朕也讨厌手下那些虚名之辈!”

燕帝周峰想到了唯才是举中,曹操激进的用人策略,赞赏说道。

“实事求是的讲,唯才是举在那个时代,的确让曹操势力吸收了大批人才,而曹操得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的同时,由于唯才是举令没有出身的限制,因而也得到了一批出身中小地主、寒门的人才!不至于出现朝堂之中全是士族门阀的局面。”

李鸿运摇了摇头,抛去脑海中“唯才是举”的阴谋论,然后继续说道:

“但即便是曹操,也做不到完全脱离士族而治理天下。”

毕竟战乱时期,曹操也需要依靠地方名士,来帮助自己稳固地方,因此完全废除乡里评议是不可能的。

想摆脱士族,但又做不到完全摆脱,曹操所能做的,除了招贤之外,便是将这样的评议,纳入了政权的轨道,设立中正官来专门负责地方的人才评级,以备选官录用。”

“这就是中正官么?这样一来,倒也算是对士族有了一些掌控!”

大翊皇帝刘信评价道。

“既然如此,九品中正制度,倒也还好啊?算是对察举制的补充,设立中正这一点,孤都想给父皇提提建议了!”

大魏太子安逸看到中正官的作用后,眼前一亮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