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问佛14(2 / 2)

想通了这个道理后,众生在内心世界深处就会超越了这些看到乃至臆测到的事物,懂得了这些暂时现形于面前的一切事物,它在本质上都是虚空的,一切事物不过都是因缘际会暂存于眼下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触到的和意想到的事物而已,而如果这些道理都想通了,那众生的内心世界里,就不会再存在想不通的问题。进而,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衰老、死亡等方面的自然现象,众生也就能坦然自若的接受了,他们再看到这些,在内心深处也就会产生跟没有发生衰老、没有死亡一样的感觉了。

众生如果打不开苦、集、灭、道这四法门(苦即是众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有苦苦、乐苦、行苦;集则是招至这些苦情的缘因;灭则是消灭这些苦难烦恼而涅槃的过程;道则是具备这些法门而需要做的修行),不舍弃贪、嗔、痴这些烦恼,内心深处就不会有强劲的动力自发萌生出追求真理的大智慧,众生就不会在内心深处彻悟这一大道理。

当众生明白了世间本没有什么大智慧可以向外证得,一切都是寂寥虚化,不再去向外追求彻悟什么所谓令人顿悟的大道,本心自意,了无牵挂,内心世界反而会豁然开朗顿悟了,这就是大智慧。众生如果都能依据这无上智慧,心里就不会有什么放不下的牵挂,而因为没有牵挂阻碍了,心里也就不会有任何恐惧,众生就会远离那些贪、嗔、痴等颠倒生命本质而给人带来苦难烦恼的想法,最终想透彻这些,众生就会大彻大悟,完全到达生命更美好的彼岸境界。

前世佛陀、现世佛陀、未来佛陀三位尊者,正是依据这一不可思议、无可比拟的大智慧,才证得了光明大道——摆脱了一切苦难和烦恼,超越生死轮回,得以彻底解脱。

所以我知道“般若波罗蜜多”这一无上智慧,是有很大神明保佑的法咒,是令人心动不已的法咒,是最高境界的法咒,是无可比拟的法咒,能去除一切众生的苦难和烦恼,是真实不空虚的不二法门,众生都相信她吧。

因此,观自在菩萨在对舍利弗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就说:学习她吧,体验她吧,认真的学习她吧,深刻的理解她吧,祝福你有所成就,能凭借这无上智慧到达幸福的彼岸。

“女施主,以上是贫僧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做的浅层通识解析,为什么说是浅层通识呢?”青年僧人见冯小草静默不语,就继续向她阐述了自己为什么如此说了。

青年僧人认为,首先自己没有看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实的原版梵文,它的汉语版本虽然是被大德高僧翻译成文的,但翻译的文本是否完全准确,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他对佛教的语言结构体系了解的还很浅显,不懂得它的一些特定术语的含义,就无法理解这篇心经文字的真实含义,或许有些话他讲解的是错误的,有待施主自行研读。

最后,青年僧人认为佛教的故事体系博大精深,而任何一种教旨都是有它的原背景的,离开了原背景无疑是缘木求鱼、断章取义。

“比如,‘自性空’就是佛教语言体系中一个很难理解的词语,‘自性’是什么?‘空’又是什么?而这个‘自性空’却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一个很重要的支点。诸如此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真实教义,有待于众生自己去体悟。”青年僧人谦虚地说,但对于冯小草来说已经是犹如天籁之音了。

青年僧人觉得基于上述这些原因,他就只能做这样一个“浅层通识”了,希望冯小草能够喜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能够依据这个入门的通俗理解,自己去体悟心经。“但这种浅显的文字也有可能会误导别人,反而让女施主走入对心经理解的误区,便是罪过了”,青年僧人脸带歉意地说。

佛教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在传播的过程中,有被人为利用了的时候,但这本身也说明了普罗大众需要普渡,人们可以不去皈依,但以审慎的态度去学习她、了解她,对人生的成长还是有意义的。

“有心观自在,无意坐菩提”,青年僧人继续说:“我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背诵给女施主听,祝福女施主恬静自然。”

青僧舒缓诵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声音,宛如庙里的钟声宏大而美妙,冯小草不觉间竟然入迷了,她感觉到自己仿佛是行走在山涧竹林里,眼看着一条鱼儿在潺潺溪水里自由的游动,她觉得或许自己就是那只鱼儿吧,水里多自在呀,是她从未到过的地方。

“女施主回来吧,回来吧,回到这三千世界里来吧”,青僧眼看冯小草发呆,断然喝到:“女施主回去吧,你不必再去求签了,你已经在佛祖前着相了。”青僧双手合十。

“女施主,回去熬一碗小米粥吧”,青僧撩袍离去。

冯小草离开那座寺庙回上海后约我见面,她对我讲了自己去那座寺庙的故事,问我什么是“着相”?为什么那僧人不让她去银杏树上挂祈福签了?为什么那僧人让她熬一碗小米粥?

“着相是佛教徒常说的话,它指的是一个人执着或痴迷于某个向往的事物,并且常常以为自己眼前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那个目标而出现的。”我听了冯小草对我讲了她去那座寺庙的故事后,对冯小草的情况有些担忧,婚姻的确很重要,但不是说为了婚姻就要放弃自己的主动思考力、辨别力了,若果真那样她岂不是成了婚姻的精神囚徒了吗?那婚姻就真的成了一个人的坟墓了。

在佛教术语中,“着相”指的是一个人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的是某一事物在普罗大众脑中形成的主观认识或概念,它可以是有形可见的具体,也可以是无形想象的意识。当我们的念头无法离开表相,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无法自拔,即执着于外在的具体或内心的想象时,我们就着相了。

一个人一旦“着相”了,其内心世界就会渐渐封闭起来,陷入内循环困境。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时,往往不知不觉地着相,例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希望得到,这种执着会导致贪、嗔、痴等烦恼的产生。如果内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会对事物有所分别,心不会随之动摇,不会因此产生患得患失之心,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啊。

佛教认为,所有可见或不可见的形象都是虚幻的。

“所以那青僧先是建议你学习佛法——《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他为你吟唱的时候,又让你回家熬一碗小米粥,在佛教徒看来,诸事皆可成为修行,众生皆可成佛,熬一碗小米粥也是一种修行。”我耐心地向冯小草分析青年僧人的言行。

“你回来熬小米粥了吗?”我轻声地问她。

“没有啊”,冯小草的脸上渐渐地有些惆怅。

“你看,那僧人让你回来熬一碗小米粥,他其实是在告诉你生活也是修行,所谓‘本具自足’,他是想让你通过观察熬小米粥的过程和变化,来体悟人生、体悟自性,熬一碗小米粥就是熬一辈子的人生啊。”我对冯小草说。

“啊?”冯小草有些惊讶。

眼看冯小草的表情,我觉得她不是不会熬小米粥,而是没有读懂那僧人的内心,我常在周末为我女儿熬一碗小米粥,便对小草缓缓讲述了我对熬小米粥的感受。

熬一碗小米粥,每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大致是先用一小锅盛一锅水,在开火烧水后,我们用一小碗盛黄澄澄的小米去淘洗,在拧开水龙头放水进碗里的时候,你会发现水流急了,碗里的小米就被水冲出来碗溅到地上了,如果没有外力,那些被溅飞的米粒,是它们自己愿意飞走的吗?就是留在碗里的米也有不同,大部分沉在水中碗里,但水面会飘起一层薄薄的米粒,为什么啊?可能是它们在稻穗上就没成熟吧。

我喝了一口水,顿了一下,看着小草继续对她说,如果我们用筷子搅动一下碗里的水和米粒,你会发现漂浮的那些米粒,很快就沉淀在碗底,与那些米融在一起了。

这个时候锅里的水起泡了,我们把淘洗干净的小米倒入锅里,开大火任由火烧,锅里的水就会越来越沸腾,小米会被锅里的热水流搅动起来,上下翻滚,大概烧到二十多分钟左右,就开始见分晓了,有的人就停了火,小米熟了,一碗小米粥成了,但你喝到嘴里的口感就会感觉米是米、水是水。

有的人会把火苗调至最微弱,半开着锅盖,让微火慢慢地加热,让锅里保持热度,小米被锅里的温度慢慢地化开了,灿烂的小米溢出了自己的精华——米油。小米的米油渐渐地在锅里成了一层薄薄的糊浆,那是这碗小米粥的最有营养的部分,那碗生的小米在水的包容里,在火的煮滚里,完全敞开了心扉,与锅里的水相融一体,把彼此交给了彼此。这碗小米粥喝到嘴里,口感是那种水乳交融、软糯香甜,胃里有一股莫名的温吞之气。

这人生就是在熬一碗小米粥,婚姻家庭也是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