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中!关中!110(2 / 2)

“目前是从京西南路走黄河运来的,”李纲答道:“给我三年时间,三年后,他们的军粮我们自己解决。”

“为什么是三年?”

李纲苦笑着说道:“金人临走之前,各级州府发了通告,永兴军路免三年赋税,之前他们已免过两年了。”

“金人这招真是阴损啊,完颜宗弼这人不简单。”

“金人免了三年,咱们不能一来就收税,真这么干,民心尽失啊。”

“也罢,免了就免了吧,大不了黄塘你们也屯田,李相,这里的沙地是无主的吧?”

“不要说沙地,就是好的田地,大部分都荒了,如今整个陇东高原,人口已不足二十万。”

“几百年的厮杀,这里还能有人算不错了,你让书院派几个土豆种植方面的农学博士过来,这里的沙地是种土豆的好地方,说不定亩产比那些肥沃的土地还高。”

“果真?”

“我不确定,但是呢,总要试一试。土豆这东西,不比麦子、高粱那么娇贵,埋到土里,差不多有口水就能活。黄塘你们没有战事时,在练兵之余,自己动手种点地吧,能收多少收多少,不够的,就从其他地方调。”

“喏!”

“李相,陇东高原要控制外来人口的进入,原来户籍在此,且有地契的,允许他们回来,没有户籍没有地契的一律挡住,这地方能荒着就荒着吧。”

“这是为何?历朝历代,像这种人口稀少的地方,朝廷都是强制其他地方百姓迁入,以充实人口的,怎么你却要求荒着?”

“黄河为啥叫黄河,李相是饱学之人,当知道吧?”

“我当然知道,”李纲捋着胡须卖弄起来,“黄河在上古时不叫黄河的,就叫河水,到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才始见黄河一说。盖因黄河所流经之途,沿岸泥土被雨水冲刷入河,导致黄河水浑浊,世人才称其为黄河。”

“李相既然知道缘由,就应该明白我为啥要控制陇东高原的人口了吧。人口一多,必然继续开垦耕地,原本应该是草木森然之处,被开垦成田地后,会加剧水土流失,如此,黄河就愈发浑浊,陇东高原也会愈发贫瘠。”

“而且因为黄河水中泥沙过多,冲到下游后,水流变缓,泥沙会沉淀下来,导致河床抬高,黄河在雨季泛滥越来越频繁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成了必然。”

“如今黄河沿岸大部都在我大宋控制之下,黄河泛滥,受灾受苦的还是我大宋的百姓,所以啊,咱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爷高瞻远瞩,老朽佩服,只是这可是百年之事,怕是一时难以建功。”

“是啊,是个大工程,可总要开始做才有希望啊。”赵龙吟说完,又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对面,突然有了个想法。

“黄塘,咱们最近的补给点在什么地方?”

“边境线一带,永兴军境内最大的补给点在保安军顺宁寨,秦凤路的在会州会川城,再往西就是兰州了。”

“六丙,你准备一下,带着游隼军越过边境沿着边境线自东向西冲击一下,注意,不要走远,以长城为限,不以交战为目的,主要看看西夏人的反应。如中途遇到危险,随时返回境内。”

“喏!”六丙一听可以出去放风,顿时兴奋起来,恨不能马上就出发。

赵龙吟瞪了他一眼,“都是带着两万人的大帅了,还这么猴急不着调!先找黄帅了解一下边境形势,水源这些,地图也要带着,我跟你说啊,人你带出去了,损失太大我可要找你算账的。”

李纲一见他们要出兵,连忙拦住,“大帅,你说好只是来巡边的,怎么就突然要出兵了?朝廷知道了不好交代。”

“朝廷问起来,就说咱们头一次巡边,不熟悉地形,迷路了,有什么不好交代的?”赵龙吟此时又把他的厚脸皮祭出来了。

“巡边迷路?”李纲差点跌倒。

黄塘在一旁捻着胡须微笑不语,大帅的腹黑他真要学上一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