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放权114(1 / 2)

不知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前赴后继,想在邺城这座天下第一大城之中,求得一安身立命之所,邺城的城墙上,也不止曾被挥洒上多少血与汗。

早在还没到邺城的时候,段然便修书登州,将出使时一系列的事情,事无巨细地告知周辅,他的回信很简单——速归。

随即,段然想起了此前段林托秦爽给自己带的话。让段然感到紧张的,是焦甫、贾操、卫登三人的状况,直至今日,他们依旧深陷于靖安司,满朝文武数百人,竟无一个提起过他们。也是在这阵子,段然才知道,靖安司的衙门,居然就设在推事院中。

尽管眼下的邺城朝堂依旧处于一种忙碌的平静之中,但结合二人建议,以及段然在并不算长的政治生涯中培育出来的敏感告诉自己,这座城就要掀起一阵风雨来了。而他要做的,是在乌云密布之际,遁往自己如今唯一的避风塘——登州。

透过车窗回望邺城,那高墙依旧耸立,半截城墙被晨光照亮,墙根下残存着半点夜色,模糊不清。

……

重回登州,依旧没有官员出城迎接,段然倒也不以为意,刘全马鞭不歇,用他那张方脸打开了城门后,一路往段然那都督、刺史二合一的府邸驰去。

回到府中,正是午后,天色不晚,刘全又不待歇息,喝了杯凉茶解渴后,便又出了门,去寻登州那些有名有姓的上官们前来议事。

登州的庶务如今都由周辅一并打理,陈浩也在磨练自己执事的能力,扪心自问,对登州,段然是用了心的,自己在这座城倾注了自己的许多心血与政治资源。

由于预见到自己将不会在登州执政太久,如今再临登州,段然也要开始转变策略。随着口岸的开启,登州势必将上升一个台阶,如孟克达、姜年、杨宝这些刺史部官员,段然也不便再压制下去,是时候放权给他们了,权利要流转起来,登州也要开始习惯没有段然和都督府的日子。

“第一件事。”

“孟克达,你记一下。第一件事,朝廷和渤海国的贸易关系已经确定了,我们登州被选为通商的口岸,这件事想必大家都清楚。不过周长史跟我说,在口岸的选址上遇到了些问题,蓬莱原有的几座码头比较分散,规模也都比较小,且如今基本是渔民在用,在征地上有很大的阻力,也不适合规划为贸易区。”

“本官记得,当初渤海震国公来登州的时候,就曾因无法登上蓬莱阁而倍感遗憾,依我看,倒不如直接征用水城和水师的港口作为贸易区,这是现成的地点,改造起来也比较容易。水师都尉范疆已经回了登州,孟克达,你去和他联络,就说是我的意思,至于水师迁往何处,也有你来做决定,还是那句话,不要侵害百姓。”

听了段然的吩咐,孟克达顿时激动起来,颤抖着胡须说道:“下官领命。”

“好了。第二件事,登州四县的胥吏队伍,还需要进一步提纯监管,绝不能再重蹈覆辙,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姜年,本官交给你来办。”

闻言,姜年也缓步走入堂中拱手致意,然而脸上却难免透露着些为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