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调任46(1 / 2)

事实证明,推事院的办事效率要远高于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这三司,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将整个案子审了个干净。

除去段然送进去的那些人,将鄂州刺史一职“卖给”屈守业的吏部司郎中廖大华,是第一个被推事院传唤的人,他进去后就再也没出来过。另外,都水监的一干头目也全部未能幸免。不过,这些犯官在兵部的关系则只能追溯到司库王方,他早在甲胄案中便已人头落地,倒是不好追索了。而少府吴推之,他在甲胄案后得以重掌军器监,也在此案中落马。

只是到底皇帝还是在暗地里出面掐断了推事院的审查,也未曾在朝会上正式提起过,各部司的人自然都老老实实地三缄其口。段言不希望因为这件案子导致整个夏国天翻地覆,即使此案涉及的赃款高达三百万两白银,这是相当于从前荆国降表中约定的三年岁贡了。

尽管如此,却不代表皇帝不在乎,只要看到皇帝钦定的惩处方式,便也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愤怒。

主犯斩首,余者流放交州。

不过,到底水师是逃出了生天,并未被推事院问责,而廖大华究竟卖出去过多少官,也成了不解之谜。

同样,段然的度支司也幸免于难。

这几日在公廨,段然总感觉自己身边围绕着各种异样的目光,是了,他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异类本质。一位亲王,在尚书省做一个从五品郎中,本就是当今朝堂绝无仅有的了,关键还老是查出一些惊天大案,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同僚。

对此段然不以为意,让他们想起自己的身份,似乎会使自己对度支司的执掌更加得心应手,既然是狼,便总该露出獠牙的。

朝廷的工作并未被这样的大案所耽误,回到度支司,段然依旧需要审核关于在西域建设都护府的预算。据说为此事,各路朝臣争论不休,即便是在户部内部,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派。

鉴于皇帝早已明确表示,都护府的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户部以及整个朝堂,讨论的无非两个方向——是简单派出一军常驻西域,足够保护商道即可,还是坐下来好好研究西域的风土人情,细分出两三个都护府,做到精耕细作,最终对那片广袤的土地实现实际控制?

前者似乎不能满足皇帝“开疆拓土”的目标,而后者,将是一个投入巨大、时间极长的工程,甚至不排除与那些西域使臣口中“强大的安息帝国”兵戎相见的可能性。

段然没什么鲜明的态度,其实他更关系国内,以及国内的芸芸众生,于是就只是坐在堂中,听那些下属们肆意讨论,职务繁忙之时,能扯些闲话,便有无穷乐趣。

度支司的四名掌固之一的葛江正在看着手中的档案,就这个问题,他说道:“从前没设都护府,甚至都没驻军,商路不也很稳定吗?”

于是有人回答:“今时不同往日了,葛大人!西域来的人不是说了吗,那边出了个安息国,实在是不可一世。”

“对,敢把手伸到西域,还敢垄断商路,我看是皮痒!”另有一人接话。

这是四大掌固中的另一人,姚东明则开口说道:“那就是一定要打咯?我说列位,咱们夏国有多少银子,别人不知道,你我度支司的人难道还不知道吗?这场仗你打得起?国内这几百州的老百姓不过日子了?”

“一个船厂都能贪三百多万两,够打了!”

“嘘……”

正听着有趣的段然忽然感到有人在偷瞄自己,也不以为意,只假装没听见,于是众人才敢继续说下去。

“开疆拓土有错吗?姚大人你也是饱读史书的,往上数数哪朝哪代,没在西域设过都护府?咱们大夏建国也百八十年了,这时候设我都嫌晚。”

葛江轻蔑一笑,顶了回去:“那你往上数数,哪朝哪代有过咱们大夏这种,跟南国对峙上百年的?”

“葛大人说得对!”姚东明适时接话:“别的不说,咱们户部现在手头上有多少事没办完?有多少钱没批出去?又有多少衙门在等我们发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