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坚守爱情(1 / 2)

木箱不大,略显陈旧,但朱红色的表面也有些暗淡,两端不太大、古铜色的古钱币上,安装着半月式的提把拉手,正前面是满月的锁扣,上面挂着一个小巧的、紧致的铜锁。

婆婆哆嗦的拿着钥匙打开锁,掀开木箱子,从箱底摸出一个小包裹,层层打开。

从里面拿出一张纸说:“嗯,香儿,知道你丈夫为什么叫陈三吗?这么多年,从来没敢说我们家的事,我也没地方去说”。

说着,眼泪早已唰唰的落下,“三儿有个哥哥和姐姐,哥哥参军,大该在20年前,牺牲在保卫边疆的战场上,尸体都不知道埋在哪?”

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政府给发了这张纸,你看,还有部队的印章”;

“嗯,你也不识字,还不如我,我这个老太太还读过1年私塾,年青的时候看上了你公公……”

原来,婆婆叫陆玉华,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抗日战争爆发,家境败落。

在一次救治重伤员的过程中,认识了陈三的爸爸,当时有个化名叫“李明”,还说本姓陈,出与保密,其它不能多说,一直到现在,婆婆知道的也就这么多。

在养伤的过程中,爱上了他,19岁的婆婆生下了大儿子,起名“陈明”,后来又生下一个女儿,只有小名“新新”,说是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一次因汉奸告密,全家只有她们夫妻俩和小陈明在同志们的帮忙下,才逃了出来,父母被特务杀害,襁褓中的“新新”一直没有寻找到。

在婆婆第三次怀孕的时候,丈夫“李明”接到上级命令,需立即执行保密任务,留下“带好孩子,照顾好自己,很快就会回来的”话,从此杳无音信。

兵荒马乱的年代,婆婆挺着大肚子,还带着2岁多的儿子,艰难度日,后来在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下,几经转辗,才来到现在这个大山中落下了脚步。

儿子陈三的出生,给了她更多希望,后来陈三患病,给了她致命一击,想到过去死,可毕竟是亲生骨肉,又怎么能忍心。在大儿子的帮衬下,一家人艰难的渡日。

回忆和丈夫的快乐时光,最后的交待,最后的承诺,让她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婆婆有回到过曾经的城市,也回到那个本属于她家的废墟上,四处打听李明的下落,但都没有结果。

在慢慢的等待和思念中,过起了寡妇的日子,一晃近20了年。大儿子陈明长大参军后,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也变得好起来。可是没两年,陈明就英勇牺牲在战场上,晴天霹雳,婆婆昏迷了3天3夜。望着傻儿子,想起丈夫的嘱托,又再次坚强起来,坚守心中的承诺,那份爱情!

儿子的牺牲,国家发给了一笔抚恤金,且每月给3元的补助,慢慢提高到现在的6元,这些也是婆婆能撑下去的保障。

后来就用大儿子的发部分抚恤金,与其说是迎娶了兰香,还不如说是给傻儿子买了个残疾媳妇。

说到这里,兰香与婆婆相拥而泣,久久不能平静。

又说道,春节前一段时间,镇上通知去拿下半年的补助费。在领导办公室里,坐着一个高大魁梧、剃板寸头的老年男子,仔细寻问了一些关于李明情况,包括现在家庭状况,说是出于保密,没办法告诉她具体事由。临走时要求地方政府多多照顾,还塞给婆婆200块钱。愣在原地的婆婆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