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走关系脱罪66(1 / 2)

征讨拾寅的大军包括领军上党王长孙观,大多来自南讨之军。当初出战时,西路军五千,中路军一万,而东路军五万有余。如今南北止战谈和,西路五千人、中路一万人本就紧张,不能裁撤,唯有裁撤东路军三万人。剩下两万,一万屯碻磝作为后备,一万屯驻济州、青州、东兖州各军镇。

裁撤之兵,选出五千精锐入京为中军,其余两万五分派河西各军镇。长孙观带裁撤将卒,从关东入关中时,刚好接到圣旨出战,便改道河源打仗。军中传言,此次征战不同南讨,允许劫掠,而拾寅多金、银、牛、马、羊。

夏四月辛丑,大赦天下。戊申,长孙观军至曼头山(青海共和县西南),大破拾寅。

拾寅与麾下数百骑霄遁,拾寅从弟豆勿来及其渠帅匹娄拔累等,率部出城内附。

既然内附,便不能劫掠人口、牛、马、羊,还要找合适地域,让其繁衍生息。留下一座空城,没有传说中的金子、银子,而缴获的马牛羊,也寥寥无几。长孙观怒,烧城而归。

拾寅后悔,遣别驾康盘龙奉表朝贡,俯首称臣。西堂,任城王云慷慨陈词:

“皇上、诸君,不能就此放过拾寅!不然,四夷视我大魏为何物?视若牧场!饥饿来就食,腹饱便离去!”

高允照旧语重心长:

“王者之于四荒,羁縻而已,何必屠其国有其地?”

拓跋丕、步六弧定国第次上言:

“皇上,任城王言之有理,需让四夷知我大魏之威严,不容轻侮!”

李敷依旧,反对与吐谷浑开战;而独孤尼与拓跋目辰,因拾寅部不堪一击,赞成对抗。赵黑最后表态,竟然赞同高允之言,显然无关大局。

魏帝弘不忘安抚高允:

“令公之言老成谋国,乃国之大计也,终究要用羁縻之策。既然诸君认为要打,那就暂不接受其朝贡,等拾寅真正有了归附之心,再接纳不迟。”

由是,魏帝弘下旨,囚禁拾寅别驾康盘龙等使者,不许吐谷浑依附、朝贡。长孙观大军分散,安置于凉州、河州、秦州、高平镇等地军镇。征拜长孙观为侍中、殿中尚书。

拾寅部大饥,屡寇浇河(曾为吐谷浑所筑之城,位于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境)。

拾寅日子不好过,大魏的日子也不好过;四、五月青黄不接,天下悲鸣,更别说靠朝廷赈恤以维持生计的十一州镇。告讦书如雪片一般,飞入京城,飞入皇城。今年不同去年,去年举报的主力是大族、大部,今年则是军方、大族、大部。

看着一箱、箱告讦书,以及巡视大臣带回来的消息,魏帝弘再也无法恍惚、幽冥,问诸公:

“众卿,如之奈何?”

拓跋目辰:

“皇上,民怨沸腾,不可等闲视之。”

附议之声四起。看来,查是一定要查,需给天下一个交代!魏帝弘:

“查谁?”

八公卿颇有默契,挑选八公卿以外大臣、牧守,惟独孤尼与高允无动于衷。各自的名单递上,其中就有李訢。李敷说道:

“陛下,李訢有功于国,臣恐酿成晁错之冤。”

李黑:

“皇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审问,何以知其清廉?”

魏帝弘犹豫,问道:

“众卿以为如何?”

拓跋目辰:

“河内公言之有理,臣附议。”

拓跋丕:

“皇上,审亦是护,可让其远离漩涡。”

独孤尼酒梦,高允讷讷,步六弧定国不做声而任城王附议,八人中有五人以为当查,魏帝弘:

“那就还扶风一个清白吧!”

槛车征人入京,牢狱为之盈满;任城王云主办,外都坐大官、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都官尚书曹,协同办理。

魏帝弘私下询问赵黑:

“河内,如何处置李訢?”

赵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