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陆龟蒙:躲进“鱼塘”成一统74(1 / 1)

30岁时的陆龟蒙苦读后,依然没考中进士科,准备从长安返回老家苏州,而此时的大唐已经进入了最后40年倒计时。

吴郡陆氏是个非常有渊源的家族,从陆机那一篇中就已经讲过,陆龟蒙虽然也想和陆机攀攀关系,但是年代久远,不太能考证了。但是往上数几代,陆龟蒙家世也确实不错,他的七世祖陆元方,六世祖陆象先都做过宰相,陆象先就是在贺知章那一篇中,对贺知章大为欣赏的人,他说一天不见贺知章都觉得难受。陆氏和贺家有姻亲关系,陆象先的妈妈就是贺知章的姑姑。

陆龟蒙的父亲做过侍御史,虽然官职不显,但依然是编制人员,说他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不为过,但是他却遇到了唐王朝最为飘摇的时刻。

《旧唐书》中没有陆龟蒙的传记,《新唐书》虽然补充上了,但也比较简略,而且因为陆龟蒙一生未能出仕,就把他放在了“隐士”的行列中。陆龟蒙的生卒年都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推断大概得年份,和孟浩然一样,都是千辛万苦未能取得功名才放弃仕途这条路的,并非开始就自愿隐居。

根据陆龟蒙自己的诗歌内容来看,他在大概30岁时参加了第一次科举,但是没考中,又苦读了10年,千里跋涉去到长安参加考试了,但因为兵乱考试取消了!

科举没了,还考啥,陆龟蒙只能回来,大病一场。

科举为啥停了呢?因为此时朝廷忙着镇压庞勋起义,这场起义原因是唐懿宗派兵征讨南诏,在徐、泗地区征兵,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调回原籍,结果一再食言,戍兵在桂林6年,仍然不能返乡,因此造成哗变起义。

这场起义一年后被镇压,但不过是对沸腾民怨的短暂压制,之后十年间,更大规模的起义正在酝酿中。

这次科举不成,陆龟蒙灰心了,再也不想参加考试,当然和当时的动乱情况也有关,如果危局下,不如做个“隐士”吧。

做“隐士”是需要资本的,如果家里田产不够,那肯定要如幕府讨口饭吃,但陆龟蒙家里有地啊,哪怕是哭穷的时期,他也有“池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畸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没这种资本,没资格做隐士。

不过陆龟蒙不是好吃懒做之人,他是亲自下地耕种的,也把耕耘的辛苦写进了自己的文章中,尤其是写农民要彻夜看管田地,防止被老鼠啃食庄稼的情况,这个场景,小时候有过农村生活的人可能还有印象,见过很多次要彻夜守着田地的农忙时节。

可陆龟蒙时代的农夫也没有电力和水利工程做支持,天灾加上县吏的双重盘剥,日子非常艰难。

做了“隐士”的陆龟蒙并没有忽略这些真实的苦难,他把所见所想写了下来,被称为“小品文”,字数虽然不多,但是篇篇都具有讽喻的目的。

过了一千多年,一个同样在乱世中想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人,这么评价这些“小品文”——

来自《鲁迅全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

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其中文词并非错字,时代不同造成的)

鲁迅称赞陆龟蒙的小品文是一塌糊涂泥塘中的光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