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屈原:谶语与绝唱(1 / 2)

屈原,中学课本曾经学过他的《离骚》节选。其实关于这位诗人的生平,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简略。

比如屈原这个“姓名”的说法就不够精准。其实上屈是他的“氏”,原是他的“字”。因为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而在秦之后姓氏的含义又合流,到了司马迁编纂《史记》的时代,就有了“舜赐姓嬴氏”这种有点费解的说法,其实还是由于时代的不断演进,词义的变化引起的。关于姓和氏并不是这篇的重点,放到以后再说。

屈原姓芈,属于楚王室后代,那个时代是贵族政治,能做官基本上都是王室血缘成员。

知道以上基本情况之后,再来简略说一下屈原生平,屈原出生于约公元前340年,二十三岁左右已经开始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一职,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仅能够与怀王议事,起草诏令,还负责外交出使等工作。但是很快就因为一位嫉妒他的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说坏话,使得怀王发怒,然后疏远了他。

后来在秦楚相争中,楚国接连失利,连国君楚怀王都被囚禁于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屈原此时又被令尹子兰所厌恶,子兰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就是他鼓励楚怀王去秦国,而怀王陷于秦之后,子兰的哥哥成为楚新的国君,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非常痛恨。屈原又再次遭贬。

这次被贬,屈原在江边徘徊写下了《怀沙》,之后投入汨罗江自杀而死。

以上的梗概来自于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部分的概括,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君识人不明,臣子空有抱负,遗憾殉国的故事。

然而历史真实真的如此忠佞分明吗?

仅仅因为几句谗言,怀王就疏远屈原,恐怕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对史料的解读问题,《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它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时代所限,《屈原列传》非常简略,很多地方几句带过,实际上屈原去世时已经约62岁,超过花甲的年纪,他应该是有多次沉浮的经历,这些都没有体现出来。

还有一点,《史记》对王室权力斗争写的很简略,其中的争锋和刀光剑影往往隐于字行背后,当时楚面积非常广阔,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灭小国最多的国家,在达到疆域顶峰的同时,面临着国境线奇长,和内政外交的多重困境。

可惜的是,吴起变法也草草收场,甚至吴起本人也被乱箭射死,改革不彻底加上强秦崛起,必然再次加剧楚内部纷争,具体怎样的争锋,也只能在稀缺史料的前提下窥探一二而已。(备注:吴起是著名的改革家,在战国时代,变法改革成为强大的不二法门,不改革很可能就会被其他诸侯国超过,进而衰落)

地缘因素+变法不彻底+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最终造成了楚的必然衰落,如果只归咎于简单的国君任贤和识人与否,将会是非常难以自圆其说的。

但是屈原的精神是确实值得我们欣赏的,以身殉国四个字就足够有节气。而在二十四岁左右写下的作品和六十二岁左右的作品对比,我们看到少年人和垂暮的强烈反差。

屈原的《橘颂》,应该是他最早期的作品之一。

这次再说明一下,屈原作品的真实写作时间是没有明确记录的,是研究学者们根据作品风格进行的合理推论。古典诗词研究家詹安泰在《屈原》一书中提到《橘颂》没有任何悲郁愤恨的情思,而且从艺术形式上看,沿用四字句的诗体,屈原特有的从四字句解放出来的诗歌形式的创造性还没有发挥出来,这都体现出来此篇是屈原初期的作品。

这篇作品只要结合几个生僻字的解释,是非常好读懂的,作者通过歌咏橘树来言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是一棵好盛大的橘树,用“后”和“皇”来形容,很尊贵)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生在南国,矢志不移)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颜值非常绚丽,看到就心生欢喜)

曾枝剡棘,圆果槫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从小就志向不同,作者自况)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