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沈宴(1 / 2)

姜老太爷面色沉重的独自坐在书房。

不知过了多久,姜恒返回书房,端了盏热茶递给姜老太爷道:“祖父,您喝口茶。”

姜老太爷回过神来,对姜恒道:“坐”。一时倒也不知如何解释沈先生的身份。

姜恒看着,压低了声音道:“祖父,沈先生,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沈宴,沈太傅。”

姜恒看到姜老太爷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脸上便流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来。

“别说你不敢相信,就是我看到沈先生也是吓了一大跳,谁能想到传闻中已经畏罪自尽,死了十几年的人居然还存活与世。”

沈宴,字庭安,京城人士,祖父曾官至礼部尚书,沈宴三岁识字,五岁识文,十六岁时连中三元,高中状元。

沈宴也不愧自幼便负有才名,为官之后也颇有治国安邦之才,一路官运亨通,官至内阁首辅,深得先帝的器重,在太子六岁时,又加封沈宴为太子太傅,把年幼的太子交给沈宴教导。沈宴一时风光无限,成为所有读书人追捧的榜样。

太子在沈宴的教导下,不仅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文武双全,而且为人恭谦有礼,稳重大方,深得文武百官的喜爱。

承平十九年,太子十六岁时,在太子居住的东宫,居然被人搜出了写了皇帝身辰八字的人偶娃娃,皇帝最痛恨巫蛊之术,更何况是寄予厚望的太子,皇帝大怒,不仅把太子关入宗人府,还把皇后娘娘和太子一母同胞的三皇子也关进了刑部大牢。

朝中就有大臣弹劾沈宴居功自傲,枉为人师,教唆太子行巫邪之术。

啊!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姜恒错愕,那后来呢!

后来,短短几日,太子,皇后娘娘相继离世,就连太子的外祖家忠毅侯府,也未能辛免。太子的外祖父是当时的五军都督府都督墨老侯爷,墨老侯爷一生戎马,统领三十万墨家军,为大周朝立下赫赫战功。

墨老侯爷及其夫人也莫名其妙的在牢中逝世,忠毅侯府只余在外做官的忠毅侯世子墨尧和世子夫人,侥幸逃过一劫。

忠毅侯世子墨尧在被押解归京的途中不见了踪影,随后消失的还有关押在牢中的三皇子,半个月后,太后娘娘带人上书请立二皇子为太子,皇上正在犹豫不决时,二皇子发动政变,带兵圈禁了皇上,逼皇上退位。正当僵持不下时,忠毅侯世子带着三皇子出现在禁宫,救下了皇上,忠毅侯世子以谋逆之罪当场就斩杀了二皇子极其亲信随从。皇上受了惊吓,从此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病逝了,临死前传位给三皇子,三皇子在半个月后继位,改年号“永乐”,当今圣上也就是前太子的胞弟。

沈宴在那场宫变之前就已经消失在大众的视野,有人说他被先帝秘密处死了,也有人说他因太子巫蛊之事败露,畏罪自杀了。

众说云云,士林之中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沈宴的许多传说。从一代肱骨之臣,落到如今的这种情形,如何能不让人唏嘘。

如若不是这次阿南误打误撞的出现在青峰寨,以及被沈先生抚养长大的萧承山惹上人命官司,沈宴恐怕也不会自曝身份,让我们知晓他的存在。

我思虑在三,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是往京中送了信。至于京中如何反应,便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

“那妹妹?”姜恒想问祖父妹妹姜南与那场政变可有关系,一时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姜老太爷见姜恒欲言又止,无奈的叹了口气道:“阿南的事,恐怕我们姜家也做不了主,只能静观其变,你心里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你父亲,母亲一时接受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