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谁更执拗1511(1 / 2)

   元载道“右相总领朝纲,监督太子是为本分,可真扳倒了太子,于右相有何好处?”

   杨国忠自有考虑,反问道“我们得罪太子甚深,坐以待毙不成?”

   元载心中轻哂,暗道唾壶这种凭近狎圣人上位的货色居然还想着下一朝的事,只能说是杞人忧天。

   “圣人正当壮年,下官以为,此事暂不足虑。反而是安禄山,支持张垍、吉温等人于朝中与右相争权。可右相手中掌握的兵马却不如他,故言安禄山方为大敌啊。”

   杨国忠点点头,道“你是说,本相该借此机会对付杂胡?”

   “自是如此。”

   元载侃侃而谈,讲了如何除掉吉温、孙孝哲,削弱安禄山,还说了如何除掉张垍、陈希烈,让杨国忠独掌大权之后拉拢边镇,彻底除掉安禄山,达到李林甫那种只手遮天的高度。

   杨国忠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设想很是满意。

   他拟定主意,给圣人递了奏折,圣人果然很快便召他觐见。

   ~~

   如今杨国忠对朝政的掌控还远不如李林甫。以前李林甫在时,李隆基到华清宫都是把朝政留在长安,如今则是把宰相们都带到骊山。

   薛白自知也许很快就要被贬官了,但得益于近来发生之事李隆基并不愿对外公布,暂时还未处置于他,至少眼下,他还是中书舍人。

   借着中书舍人之权职,每次留意到有长安的奏折送到骊山,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去,毛遂自荐地拟旨制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