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谁更执拗1513(1 / 2)

   前提是,务必扛住圣人的压力,得让圣人感受到朝臣对安禄山一系的强烈不满。

   然而,李隆基已目光深邃地盯住了杨国忠,迫使杨国忠低下了头。

   “斩吉温、孙孝哲容易。可朕问你,安禄山遣使回京献俘,人却被斩了,后续如何安抚?”

   “臣以为……安禄山纵容、乃至于授意部属行凶,朝廷该遣使问罪,罢其范阳、平卢节使度。”

   杨国忠语气微有些颤抖,显得底气不足。

   “何人可代?”

   “臣有两个人选,一是哥舒翰。”

   杨国忠拜相以后便在笼络哥舒翰,如今彼此关系还算不错。倘若哥舒翰调任范阳,陇右出了阙,元载因王忠嗣的关系举荐了李光弼为节度留后。

   然而,李隆基直接皱了眉,凝视着杨国忠,是在怀疑这位宰相的能力。

   近年来,青海大战频发,与吐蕃之间局势激烈,同时西域也是纷扰不断,这种时候根本就不可能调动哥舒翰。

   杨国忠在这种军国大事上确实没见识,感受到圣人的不满,心虚不已,假装自己是抛砖引玉,连忙接了一句。

   “臣的第二个人选,是鲜于仲通。”

   “呵。”李隆基不屑地嗤了一声,“你当河北形势可与川蜀相提并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