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平安到家62(1 / 2)

一年有四时: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中各占六个,如此春时的风,也就包含六种变化。

余书洋刚才全力施展春风法符,风水相生化作春雨,孕育出了“谷雨”法意,蕴含了风生木长的变化。

动静闹得这般大,自然也把朱三娘、李真惊动了,俩人凭着感应找了过来,这个房间风炁、水炁异常旺盛,闭着眼睛都感觉出来。

“九哥儿,你怎么炼了这么多霞光丝,品质还这样的好,若是在东海苦崖洲,可能被聘为丝匠了。”

朱三娘捻起一根煞丝,不由的感慨莫名,东海没有蚕种,自然也没有蚕丝,时时都需要让海商运送。

灵蚕丝做的法衣价格昂贵,散修们消费不起,就钻研出了煞炁炼丝,就像搓麻纺线一样。

根据煞丝的色泽、轻重、长短,也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比照煞丝等级又把制丝者,也分出几个等级。

丝匠属于登堂入室的名誉,炼出的煞丝轻比头发,丝光水清透亮,色泽纯一不染杂质。

“干娘,本来还想问一问你呢,前一日也炼成一团,问表弟他也不认的。”余书洋说着把紫金剑囊中的地炁丝拿出来。

“看来炼了不少,此物海上用的多,九州内陆多用蚕丝,你不认得很正常。

我这有一本煞丝集,你可以拿去翻看,这东西用处不大,没有生丝好用。”朱三娘拿出来一本书,用桑皮纸装订成册的。

深蓝色的封皮上,描金的三个大字煞丝集,使的是灵云文写的,底下一角盖了东海龙宫书库的签印。

看来这本书册来历不小,打开浏览了书引目录,没想到大大小小竟然有二百多种煞丝。

既有五行正炁丝,也有不入五行的煞丝,在东海炼炁成丝的少,故而都以煞丝统称。

余书洋看的入迷,这玩意看着是炼煞丝,实际上就是讲煞炁属性的,上面记载的非常翔实,从法意到收集最后到炼制。

他发现这玩意正对八风咒,八风咒中前五咒正应对五脏五行,用漱气炼丝一点难度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漱气炼丝能加快八风法符的炼制,后续更少不了采集煞炁。

等他全部看完了书册,在抬起头来,四下里就剩李真,拿着一个缠线圈,在那默默的收拢霞光丝。

“表哥我娘说了,这刚炼出来的煞丝,需要拿缠线圈收起来,一来免得糟乱不好收拾,二来方便泡在法水中。”李真收拢的差不多了。

显然这缠线圈也是个法器,拿在手里巴掌大,缠了半屋子的霞光丝,大小重量都没变。

“你留着玩吧,我拿去也没有用处。”余书洋说着让李真收起来。

煞丝在东海也不贵,价格比生丝还便宜,真的就是小玩意,他又不准备祭炼法衣。

“表哥,这会又得麻烦你了,我娘说回东海祭炼黄石,还不如留在喜鱼福地安全。”李真满是开心说。

东海一直都是弱肉强食,不乏穷凶极恶之辈,李真他爹带着三弟,龟缩在十二王孙水府。

到时候产生炼宝异象,没有五品妖仙坐镇,万一有不长眼的财迷心窍,想要杀人夺宝就麻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