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风吹完北风吹73(1 / 2)

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也是余书洋之前没意识到的,木屑、落叶都收集回来,根本不够铺面三百亩地。

一亩灵地堆九寸厚,需要六万斤的木屑,三百亩就是一千八百万斤,之前北坊砍成白地,产生的木屑甚至不足八百万斤。

老莫吉又捡拾落叶,勉强凑够了一千万的数,局面就是这样的尴尬。

“那这样,三十亩算一块,先把六块铺面,剩下的回头在想办法,不影响种灵芝。”余书洋心里估算一下,只能先这样了。

六种灵芝一样三十亩,剩下的补足木屑后在种瑶草,也算两不耽误,而且灵芝生长环境短,当年就能采灵芝药煞。

“木屑落叶这也能缺,咱们福地没有,可以从外边买啊,不就是七百二十万斤木屑。

去太仓的工匠坊买就是了,这事交给我来办,过几天送过来不耽误时间吧?”鱼父帮着解决道。

余书洋不由高看老爹一样,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能主动参与进来,那以后让他帮着干活更简单了。

“老爹,这事可就拜托你了,另外还有一个事,空着的一百二亩灵田,需要种瑶草或者灵茶树。

你去外边采买的时候看看,不拘是幼苗或者种子,只要是一个品种的。”

余书洋非常顺畅的给鱼父派活,反正老头子除了宅在家里画美人,就写书法反正没正闲着经事干。

“瑶草灵植想都不想,除了瑶池洞天能养的活,你就老老实实种灵茶树吧。

咱们福地水炁多,像云梦的水雾茶、吴州的明前茶都好栽种,茶树苗就别想了,买茶树籽回来自己种吧。”鱼父显然对茶深有研究。

自古文人都爱茶,不是流连于茶社酒楼,就是出入在勾栏瓦舍,显然鱼父也是品茶的雅妖。

堆撒木屑、落叶很快就完成了,十几个虾兵不亏是武修出身,又是经年累月泡在农田里的,干起活来不光顺手还特别快。

“老莫叔,陶缸你都准备好了吗?”余书洋开始做施法前的准备。

“放心吧,早准备好了一百口红泥陶缸,你想怎么安排?”老莫吉问道。

“两亩地放一口缸吧,是那种一人高那种吗?”余书洋不放心的问一句。

“那还用说,买的最好的红陶老水缸,至少能装一千斤水,你就放心使吧。”莫吉招呼虾兵们搬缸。

这大水缸是真不小,足有一人高,缸体是陶土红泥色,外边压了编筐纹,缸底刻了一条大鲤鱼。

“老莫叔,这缸真不错啊,没买亏了。”余书洋敲击缸身有金玉声。

“你就是不识货,好也说不上好来,我来给你讲讲,你跟着长见识吧。

水缸有很多种种,小的叫缸,大的就叫瓮。

这这种一人高的有个专门的名字叫门海,是人族大户人家,放在门口装水防火的。

这种陶的是普通的,还有用铜、铁造的就叫金海,这玩意还是个简单的风水压物。

你听敲击声如叩金玉,这还有一个说法叫玉窑金砖,用起来不怕磕碰,几百年不怕坏的。”鱼父一边说一边敲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