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碧波心法(1 / 2)

方浩是被一阵海鸥的鸣叫声唤醒的,再次醒来时,他已经是在一艘海船之上了。

原来黄药师夫妇二人,从周伯通处诓来《九阴真经》以后,不敢大意。

下得雁荡山后,冯蘅便连夜默出真经内容,第二天清晨,两人便带着方浩乘船入海,向北而行,提前返回桃花岛。

方浩看破而不说破,毕竟冯蘅是他的救命恩人,况且《九阴真经》号称天下武学总纲,于习武中人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方浩易地而处,若是自己没有“万象神骰”,恐怕也难以抗拒《九阴真经》的诱惑。

想到这里,方浩突然想到,自己今天还没有随机异能。

于是他随意将万象神骰掷在地上,今日随到的异能,是最常见的“神清气爽”。

霎时间,方浩便觉得一股凉气从头顶百汇而入,游走全身,整个人也因此变得身心舒畅。

初次乘坐海船的那种不适感,也因此减轻了不少。

就在这时,冯蘅推门而入,见方浩已经醒了,笑着说道:“浩儿醒啦,快来用些吃食。”

“多谢师娘!”方浩道了一句,开始进食。

吃饱以后,方浩打量四周,而后问道:“师娘,师父他人呢?”

虽然《九阴真经》的内容,已经清晰的印在了自己的脑中,但方浩却对上面佶屈聱牙,深奥晦涩的内容,一窍不通。

他迫切的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武学常识,从而能更早的解读《九阴真经》上面记载的内容。

就在这时,黄药师的声音聚音成线,清晰地回荡在方浩的耳边道:“臭小子,醒了就到船头的甲板位置来见我!”

海船的船头位置距离中间船舱,足有六七丈远,黄药师的声音,却能清晰的传到方浩耳边,可见其功力深厚。

听到黄药师召唤,方浩和冯蘅行了一礼,而后匆匆往船头走去。

这是一艘典型的三桅海船,长约八丈,宽约三丈,方浩所在的船舱,在船尾位置,要去船头,需穿过整个船身。

方浩一路走来,身形左右摇摆,难以保持平衡,短短六七丈的距离,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中途还跌了两跤。

黄药师站在船头,看着方浩狼狈的样子,兀自发笑不止。

方浩心里憋闷,却没有表示出来,毕竟黄药师如今已经是他的师父。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见古代的师徒关系,有时甚至是要亲于父子关系的。

“拜见师父!”方浩终于艰难的走到黄药师身边,认真行礼道。

“你小子,以前没坐过船吧?”黄药师揶揄道。

方浩想了想道:“小时候和我爹坐过江船,倒是从未坐过海船。”

“那便是了,江上的风浪比起海浪,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说到这里,黄药师拉着方浩的小手,走到船头上的甲板上。

一路上风高浪急,两人的身形却如老树盘根一般,纹丝不动。

“我桃花岛屹立于东海之上,水上功夫算是首屈一指,身为我的弟子,没有一身手上功夫可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