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转阴易阳1546(1 / 2)

九阴真经和九阳神功,这两门神功,看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

练到极致,都可以练到“阴阳互济”的“武学最高境界”。

不同的是,《九阴真经》里记载的内功心法,至阴至柔。

用斗酒僧的话讲,就是“阴气太重”,过于注重杀伐之道。

这也和黄裳当年的经历有关,当年他奉皇命围剿明教,却遭明教打击报复,家人尽数被杀。

为了报仇雪恨,黄裳苦研武功,其创出的武功,自是凌厉异常,极具杀伐之气。

斗酒僧正是看出了《九阴真经》的不足,方才融儒释道三家之长,创出了九阳神功。

可以说,九阳神功的根源,亦是《九阴真经》。

所以,九阳神功大成以后的方浩,在得到《九阴真经》的“总纲”以后,没有任何异能的加持,便直接进入玄之又玄的顿悟状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对方浩来说,九阳神功大成以后,内力生生不息,至阳至刚,但也留下极大隐患。

那就是盛极而衰,不能持久!

一旦他全力施展九阳神功持续很长时间,亦或是经过剧烈战斗持续全力运功。

亢阳的九阳真气便会“过犹不及”,直接失控,引发“九阳极盛,烈火焚身”的灾劫。

当然,当今世上能逼自己落入这种境地的人并不多。

起码要三个五绝级数的宗师联手,才能把自己逼入绝境。是以方浩至今为止,尚未体验过烈火焚身之苦。

不过,想要压服世间高手,以一己之力统合各方势力,乃至再造乾坤,恢复神州正统,方浩本人,就不能有任何破绽。

想一想,将来自己若是真的被三个武道宗师围攻,暴露了九阳神功的弊端,会有很大概率,饮恨当场。

是以方浩一直在参悟破解之法,并且在得到了木灵子的“上清气功”、“七伤拳谱”,独孤求败的“剑道四境”,裘千仞的“铁掌功经”的启发后,有了初步的设想。

这种设想,在看到《九阴真经》的“总纲”以后,开始生根发芽,变成具体可行的秘法。

“若我能做到‘天人合一’,我即天道,自可奉有余以补不足,逆转阴阳,偷天造化,无所不能。”方浩心道。

而如何做到身与道合,天人合一,古往今来皆有论述。

“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阴到极盛,便渐转衰,少阳暗生,阴渐衰而阳渐盛,阴阳互补,互生互济,少阳生于老阴,少阴生于老阳。”

“凡事不可极,极则变易,由重转轻,由轻转重……”

一字一句,如闻大道天音,武学至理于方浩心间回响。

方浩心无旁骛,不知外界变化。但在黄蓉眼中,方浩整个人已经悬浮在半空当中,气机变化不定,如苍天,似大地,若汪洋,不可捉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