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父女言计想未来110(2 / 2)

从别的地方找人培养,却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的事儿。

这几年风调雨顺,灾民都拿了朝廷发的抚恤银子返乡重建家园。

哪怕是乞儿,因朝廷安抚民众督促民生,都给安排到抚幼院去了。

俞三郎没瞒着女儿,把这些利弊都给女儿说了,他都不是想让女儿出什么主意,就是一个人想得脑瓜子疼,想找个人吐吐槽。

“那就再买一个庄子呗。”俞红豆听完她爹的苦恼与吐槽,豪气的一挥手。

俞三郎脑门上的青筋蹦了一蹦,他不是没想过,但是武安县拢共就那么大点儿个地方,周围的几个庄子早就叫人占了。

他们家得了安北庄还是托了谭白鹿的福呢。

“爹,武安县靠山傍水,进京便利,所以田地值钱,但是别的地方未必。”

“总有庄子地势偏僻或者不适合种地吧?若是你愿意多出几两银子,肯定有人卖,反正你买这个庄子也不是为了挣钱不是?”

俞红豆掰着手指头给她爹讲道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俞三郎愣了一下,脑子里把女儿的话过了一遍,同时他所知道的周边四县也在飞速切换,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他没去过,但听来往的客商说过,府城往西有一县,名为云海县。

云海县内连通运河,但这运河又通着海,平日还好,旱时海水倒灌,涝时泥沙堵塞河道,那一县的庄稼就别提了,这些年就没见好过。

“挨着海?远不远啊?”俞红豆眼睛都亮了,她以为这辈子都吃不到海鲜了,没想到有一天她爹说,她距离大海并不遥远。

“具体多少里地我还真不清楚,听说从武安县出发,马车要走个两天一夜,据说柏家进货都是走那边海路码头。”俞三郎也只是听说,具体还真不清楚。

“爹,等过些日子,家里没事儿了,咱们去旅游…玩吧?顺便去这里看看!”俞红豆兴奋起来,以现在的交通条件,马车两天一夜,还真不算远。

俞三郎动了心,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怜他至今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府城,当时换了金子就着急往回走,都没敢逛一逛。

“成,等家里这段事情忙完,咱们全家走一趟。”俞三郎痛快的答应下来。

他稍微一想,若柏家真是靠着那边海路码头往返于南方沿海,那往后女儿做香皂用的椰子油什么的倒可以直接找那边的商船订购。

因为跟柏家的婚事不成,俞三郎小人之心,怕将来柏家报复,在椰子油上做手段,虽然说还有别的油可以替代使用,但防备点总归没错。

父女俩在书房“密谋”了一会儿,俞红豆回了房间画连弩设计图。

她刚刚想到,若是爹爹培养自己的人手,第一要素得能保护他才行。

拳脚功夫非一日便能成,但弩箭可以速成,反正只要人多箭够,便是胡乱的射,也能把对方射成刺猬了。

俞红豆信心满满的根据脑海中的拆解图画着图。

另一边,尚师写给师兄的信,也由官道快马飞至到了他的师门千家书院,传到了他那被诩为“工痴”的师兄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