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的家园33(1 / 2)

见宁夏啥也不懂,李刚好笑的看着她,“合着你跑这么大老远来定居,啥也不清楚就来了?”

宁夏不好意思地笑笑,初芽后她流浪了一年多,都是在一些小型聚集地流动,后来就去了曙光基地,一住就是四年多近五年,消息又闭塞,哪住过这么正规的地方啊。

“而且林区免税,一年呢!现在我们当兵的都要交税,城市点的免半年,避难所不仅要交,还比林区贵两倍。”

宁夏眨眨眼,“现在贸易币不是已经不能用了吗,拿什么交啊?粮食啊?”

“可不就是粮食吗,不过不像以前,交百分之几。毕竟有人钻空子,家里种那么丁点儿粮食,就是交百分之五十也就一点点。结果人跑外面去偷偷开块地种了不少,现在到处都是地,州府管不了这么多,索性硬性要求,成年人一年80斤粮食,未成年甭管大小,哪怕刚满月,30斤。”

“小半年口粮了。”

老廖接过话茬,“不算多了,一年时间,你就是摘野菜也摘够了,漫山遍野的吃的,还怕交不起税吗”

“野菜也能交上去?”

“只有林区能,不过得保证是能吃的东西,不然查出来翻倍罚。城市点和避难所就只能交粮食了,鼓励大家下居林区多多种田嘛,”说到这里,老廖嘿嘿一笑,“所以说,你的压力还算小的。日子还能过。”

宁夏偷偷吐口气,想着避世加上贫穷住远些,还捡着大便宜啦?

众人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就到了。

一路走过来,宁夏捏捏酸痛的肩膀,快了,班长说穿过这片杂草就是了。

随着越走越近,破落的小村庄映入眼帘,宁夏才发现这村庄是真小,打眼望去也就十几处房子,还一大半都是木屋,早已腐朽。就那么几户人家是水泥墙,宁夏的目光一下子被一幢半藏在一片小树林里的二层小楼吸引了。

“这屋子”用的是钢筋混泥土,外观上却是参考的传统木屋的做法,像是追求风格一样。瓦片都反射着瓷光,宁夏突然理解班长之前说的有钱人家修来避暑的房子是什么意思了。

李刚点点头,“就是你看到那个,这林子小,也藏不了什么豺狼虎豹,别担心。”

走进林子,意外的凉爽。也是,他们在外面晒了一早上了,突然进了个一直遮挡住阳光的地界,当然凉爽了。

很快,他们就进了院子,院门是两扇高高的铁栅栏门,上面还有金色刷漆,气派极了。不过就是推不动,几人都是从半开的门里一个一个进去的。

高高的院墙从房子两侧攀出来,比房子矮不了多少,十足的安全感。

院子挺大,40来平,是糊的平整的水泥地,因为经历了太多,地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裂痕,裂痕间长满野草,甚至还能看到几簇不知名的小野花。

院子左边角落架了一个已经摇摇欲坠的葡萄架,当然已经死光了,只剩一些干枯的藤蔓还挂上上面,。

葡萄架下还有几块固定住的磨刀石,看样子还能用,院子最右边还有一张石桌,桌腿上还有久经不衰的雕刻技艺。

院子靠墙的地方种十来颗树,不过都不是很高大。唯一一棵老槐树,高大醒目,落下的阴影占据了院子近三分之一的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