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老一少一道观(1 / 2)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身为孤儿的秦羽更是如此。

刚开始太瑞道人还瞧秦羽年幼,用旧衣服做了一套衣服,教导了一套吐纳术,每日带到大堂内进行吐纳,闲暇时也教教秦羽写字识字。

但是也就大半年光景,太瑞似乎就失去了教导幼童的耐心。特别是发现秦羽已经可以勉强提动水桶时。专门做了一个小水桶,后院浇地的工作就直接给了秦羽。

秦羽感受到,那日太瑞道人留下他纯粹是动了一丝恻隐之心,现在隐隐有些许后悔,似是不想管他的杂事了。

于是秦羽也是格外懂事,平时不哭不闹,每日采摘果蔬,用井水浇地,打扫道观台阶,每日还进行吐纳两个时辰。

然后找寻道观中留存的以前香客留下的记事游记,进行简单的自学。

跟随太瑞道人两三年后,秦羽也渐渐明白了些许事理。

这个常常把“太一门下第19代弟子”挂在口边的老道看起来十分不靠谱。

一天神神叨叨,不是画符就是炼丹,符就在草纸上画,炼丹虽然有个丹炉,但是用普通柴火在烧,从未见过其有成功的时候。

但对秦羽也发现太瑞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冷淡,四季更换时会提前丢给秦羽一些衣物让其自行裁剪。秦羽在看游记,不懂之处向太瑞询问时,也会进行讲解。

要说观中有何奇特之处,后院里那半亩田地,里面瓜果四季都可以结果,蔬菜四季都能采摘。

在这深山里的道观,这些是这一老一少唯一的吃食。

也是神奇,仅靠这早晚一顿的素食,和每日的吐纳,秦羽竟丝毫不觉饥饿,也无营养不良的现象,反而面色红润。

太瑞道人偶尔也会往井水倒入一些液体,秦羽问起来就是“你这小儿,问这些作甚,好好干好你的活就行了。”

太瑞道人虽然炼丹技术不行,但是这个丹炉,还有炼丹用的药草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秦羽一进入丹房,就能闻到一股沁人的清香,然后脑子感觉到清明几分。

这样清闲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秦羽本来也没啥别的想法。

直到秦羽来到道观的第四年,突然一日太瑞道人在吐纳完成之后,神情略显颓废,慢慢带上锄头来到后院,开始挖坑。

四年的相处,太瑞道人对秦羽虽不说是无微不至,看似冷淡,但好歹也是有求必应,只是都需要秦羽自己来做最后一步。

看着那似曾相识的坑洞,秦羽又想起了刚来道观的那一天。

再看向须发皆白的老道,其皱纹似乎更多了,站在那如风中秉烛一样。回想起来,老道这半年来,确实瘦了很多,老了很多。

秦羽怎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太瑞道人挖了一会儿,坐下休息时。秦羽默默拿过锄头,开始慢慢挖坑。

“不急,还有几天呢。”老道边喘息边说道。

一老一少就这样交替,一点点挖坑,直到傍晚。一连干了三天,终于挖好了坑洞,再又修整一天坑洞后。太瑞道人向秦羽说道“今晚来我的房间。”

秦羽吃完晚饭后,又去整理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去井边打水浇地,最后洗了个澡后,才来到太瑞道人的卧室。

虽一同生活了四年,但是老道的卧室,秦羽也就进过几次,都是匆匆的帮老道拿一些物品,立马就离开也没好好的观察过。

今日借助着些微烛光,终是可以细细打量一番了。

太瑞是真穷啊,整个房间就一张木床,一张案台,一两门衣柜。案台上供奉的也就只有一个木质令牌,令牌上写着“太一”二字。

想想平日早早就寝的两人,今日还不知从哪里寻来一根蜡烛,让往日一到晚上就全部黑下来的道观多了那么一丝光亮。

“来,上床,在我对面坐着。”一声沙哑的声音,打破了秦羽的观察。

秦羽上床跪坐在太瑞的对面,在这微弱的烛光下,老道更显得苍老,生命就像那结蜡烛一样随时会熄灭一样。

两人对着沉默了一会儿,老道才开口道“说说我的事吧,也在这个世界上留一点老道我的痕迹。”

“老道我本名陈祥,生于北面大凉城外一处村落里,村里仅仅几十户人家,百来人。老道我家正是当地的地主,生活也是略微富足。我老爹是远近闻名的好地主、大善人,他经常帮助一些破产穷苦的人家,村子里的人户也大多是我爹收留而来。”

“只可惜他的儿子不争气,从小好玩,不知礼不懂事,十四岁时就被村子里的寡妇勾引去了,嘿嘿。”老道发出了笑声。

“寡妇是什么,勾引是干嘛的?”秦羽问道。

“咳咳咳。”老道本来还在笑,突然被卡住了,颇为难受。

“臭小子,你不用知道这些,你只要明白我年轻时名声不好就行。”老道反驳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