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证明身份75(2 / 2)

其他的就是借阅书的名称和时间的登记,在这个借阅证上,刘光天能够看到,刘天元这个教授还是十分虚心好学的,从1964年一月份到现在的三个月的时间,大概从图书馆里借出了十几本书,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农业方面各种研究的专业书籍。

再想到刘天元那四十七岁看上去有些像五十岁的样貌,刘光天就知道刘天元这个人是一个专门研究学问的人,是一个值得他尊敬的人。

而之所以刘光天盘一下刘天元的身份,主要是他觉得,长得像正派人物的人,虽然大部分都看上去很正派,但是,里面也是有很多坏人隐藏其中,就好像他们四合院里面的一大爷易中海。

易中海的长相就很好,四方大脸,配上一点沧桑,让人怎么看上去都是一个一脸正气的好人,可是,实际上易中海却真就不是什么好人。

刘光天在和易中海打过几次交道以后,就已经证实出来,易中海就是一个道德天尊,总用一些他所谓的道德来绑架其他人,让其他人去做一些让他能够得力的事情。

按照刘光天的理解,应该是在中国解放以后,中国拍摄了很多部电影,电影里面的演员形象,基本上就是方脸,很有气质,哪怕混入敌人队伍里面,也能够一眼看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这个时候的人心中就有着这样的一种观念,只要是长得方方正正的,基本上就都是好人,哪怕不是好人,这人也不会是什么坏人。

就好像在这个时代,只要脸长得方,人长得周正,那就是可以信任的同志,反之,长得丑,或者说是长得不像好人的人,大多数都是敌对分子。

这样的一种思想,不说是被电影洗脑和书本洗脑也是差不多远,甚至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有着这样的一种说法,说什么相由心生。

说人的相貌会随心地的好坏而变化,有善心而没有福相,福相就会紧随善心生发;有福相而没有善心,福相就会因为没有善心而消失,即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在《四库全书》(康熙版)中关于还有这样的一种论述,如“七尺之躯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另有,“未相人之相,先听人之声,未听人之声,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观人之心”。

这种相术上的解释在晚清曾被抨击为迷信,在解放之后更是如此。

还有一种说法,说将“心”视作“心境”,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

这里的“相”不是指一时相貌的改变,而必须从长期的角度来理解,流传甚广的裴度的故事便是如此。

有人为这种解释寻找可寻科学证据,例如认为情绪能影响神经递质、进而改变人的面容。

只不过这些说法,刘光天是不相信的,因为在刘光天没有重生之前,可是知道几位丑星的,就好像传说中小品演技最好,为人正直善良的陈佩斯,就长了一张不像好人的脸。

真要是把陈佩斯放到这个时代,不说天天被查,也绝对会是街道和派出所重点看守的对象,毕竟他长得就不像好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