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山里有座庙(1 / 2)

黄田山高林茂,在山林深处有一个寺庙,庙很小供奉着伏虎罗汉,主持是一个老和尚寺里没有小沙弥就他一个人。和尚每天都要沿着陡峭的山壁,在山涧里面挑水喝。

这条山涧在黄田双峰之间,深数丈非常陡。涧水清澈怡人,由山体渗出的泉水汇集而成,山涧一路向下,来到平地成为小溪,最终流入双拥湖。它不仅滋润了和尚,也是牛家村人的重要水源。

不知道在多少年前,沿着山壁先人们开凿了一道阶梯,和尚就是沿着阶梯,到山涧中取水,每次两桶。

和尚在很小的时候就在这里出家,小到他已经忘记那时他有多大。以前还有他的师傅。但到现在,他的师傅已经去世了十多年,从此他一个人住在庙里。

除了每天敲钟念佛,打扫院里的落叶,就是到山涧里取水。偶尔也上山采药,当然在庙旁边有一小块田,种有青菜和豆类。

和尚清心寡欲,一小点粮食就能满足他的日常消耗能量,他的粮食大多是化缘得来的,没有错,和尚也下山。到附近的村庄给人看病和化缘,有时候也会到县城里去。有一任的县令信仰佛法,和尚在民间口碑也不错,曾经和县令讨论佛法。因此在县里也得到一些尊重,也有一些信众。

和尚下山经常是在每个月的十五,在山下呆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是一天有时候是两天,但绝对不会超过三天,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再远了一是走不动,另外就是消耗太大不划算。

有一次他来到县城化缘,那时候应该是秋收过后,这时候化缘往往收获会比较好。他自己总结出来一条规律或者说经验,他也认为这就是佛法,那就是:化缘要从远的地方开始,这样回到庙里才有足够多的粮食。如果在县城里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善缘,那么回来的路上就不需要再化了。

那天他来到县城,打算前往一位善良信众的家,经过一条小巷,听到巷子里传来了呼救的声音。他走了进去,看到有两个小孩正在被几个大人欺负。大人满脸怒容,用脚死死的踢着两个小孩的肚子,还有一更肥胖一点的大人,蹲在一道矮墙上哈哈大笑。

和尚走向前双手合十说:“施主,要礼貌,请不要打人,有什么矛盾是聊天化解不了的呢?”

打人者显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几个人围过去揍他,和尚也没有反抗,就站在原地,闭着眼睛默念佛法让他们打,一直到他们打累和尚才说:你们可以歇息了吗?你几个人显然是被和尚感动了。吓得连忙道歉跑开。

和尚完好无损的双手合十说:佛度有缘人,愿你们安好。最后转身离开。

在和尚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事,出家人慈悲为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结善的一种方式,但对那两个小孩来说,这就是光辉的形象,这就是救星。他们俩跟着和尚还帮着化缘和拿东西,就这样一直跟着他上了山。

在山上的小庙旁边,两个小孩搭了草棚住了下来,他们每天都会到山涧下面抬水喝,除了给自己喝也把和尚的水缸灌满,同时也给菜地浇水,多了两个人寺庙,显得热闹了许多,虽然他们与和尚很少交流,对庙里的法相也有敬畏。但和尚能感觉得到年轻人眼里渴望。

有一天和尚问他们:你们来自己做什么?

其中有一个回答:我们想向您学本事!

和尚问:学什么本事?学完之后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