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阴司怪象(1 / 2)

蒲正兴看完信札。

此刻心情莫名沉重复杂,推开小院的大门,看见那道青衫身影,长青先生是在家的。

“长青先生在蒲生身上顷注了心力,定然也期望蒲生能被俞夫子取用,蒲某带童儿去见俞夫子了。”

“只是可惜……未取用。”

李长青好奇问道:“那俞夫子要求很高?”

“倒也不是。”

蒲正兴摇了摇头道:“当年东安县为官之事,蒲某杀了胡三愧等十几个渔户。”

“蒲公为何不与俞夫子说。”

“长青先生有所不知,蒲某当初在东安县是要被定罪受刑的,念在当初立下的功绩口德,也动用了些钱财才安然离开,再提此事也怕引祸上身。”

李长青看见蒲正兴满是为难,想必当初在东安县受尽苦头,提起这件事谨慎得很。

伸手摸了摸怀中:

“我这里有一枚铜币,是宋井神庙求得,灵验得很,蒲公自己决定如何?”

一面刻有字,一面为平素。

蒲正兴好奇接过。

回到自家的小院中,看着凭几上长青先生给的铜币,倒是听说过宋井神庙宇的事,来时还给他上过一柱香火呢。

“若是有字便去……”“若是无字,便不去。”

决定了之后,便拾起铜币一捻,铜币在凭几上旋转起来,嗡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大。

不一会儿停落下来。

再看便见有字。

有了结果后,顿时愈发觉得长青先生说得有道理,想到这里,便折返了俞夫子的宅院。

此时此刻,俞夫子坐在小院穿堂中的蒲团上,春日有风穿过庭院很凉爽,只是不喜欢蒲正兴所以并未叫仆从看茶。

“阁下为何又回来了?”

蒲正兴拱了拱手,并不因被轻视而失了礼数:“俞夫子在信中提及东安县盐案,其实蒲某是冤枉的。”

“那胡三槐等人是渔户不假,但也用捕鱼之便偷走私盐,恰逢是被东安县大户利用,用于构陷蒲某。”

俞夫子还以为蒲正兴是来求情的,没想到是为了自己在信中提及东安县盐案的事。

“既然如此,足下又为何辞官。”

蒲正兴轻叹一声:“当时蒲某没想清楚,以为是自己误判。”

“后来为何又想清楚了?”

“我说出来俞夫子也未必相信。”

“蒲某得到一本万字书,看到书上的文字时做了个梦。”

“在杏花江上看见胡三槐等人受东安县大户唆使,前因后果这些,仔细一想便全都想明白了。”

俞夫子捋了捋须,“梦这种东西,很是飘渺玄乎,尚且缺乏信服力。”

“若足下清白,为何不回东安县中给县令黄子舆说清楚?”

“俞某只是个隐士,办案是官府的事,俞某又如何断得清楚?”

“若无其他事,蒲大人请回去吧。”

俞夫子站起身相引,送走蒲正兴后又回穿堂坐下,此时此刻屋中刮起咧咧大风。

走到窗扇前望了一眼,只见天上云雾不断行走,紧接着便看见眼前的一幕,差点失声叫出来,哪里还顾得上威严。

穿堂里吹来一阵阴风。

有一团黑云攒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