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上民校班(1 / 2)

1952年夏季全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村上开办了民校班。

慧明开会听到消息,一阵风似地跑去兴高采烈地跟杨妈说:“妈,村上要开民校班了,我要去上学。”

杨妈白她一眼,嗔怪道:“上学上学,哪是男人的事,你一个丫头片子念的什么书?将来还不是嫁人生孩子做家务。”

慧明一听,不满地争辨道:“谁说丫头片子就不能念书了,现在是新社会了,男女都一样,不行,我就要去上学。”

杨妈瞪她一眼,有点气恼地说:“上学上学,你弟弟们也都要去上学,你们一个个都去上学了,家里的活谁干,一大家子人的衣服谁缝?”

慧明赶忙哄着说:“妈,又不是全天上课,一天就上一节语文,一节数学,来去也就2个多小时,吃了中午饭去,下午早早就回来了,误不了多少事的,再说我回来了,保证把拉下的活都赶的干完,干不完不睡觉,决不影响干活。”

杨妈还是不松口,慧明撒娇地摇着杨妈的胳膊央求道:“好我的妈呢,你就让我去吧,我不耽误干活还不行吗?妈,你就答应我吧。”

杨妈一甩胳膊,不耐烦地说:“不行就是不行,你说了也是白说。”

慧明气的干瞪眼,垂头丧气地想了一会,又鼓足勇气,腆着脸跟在杨妈身后,不甘心地缠着杨妈软泡硬磨,杨妈被磨的不耐烦了,又见慧明求学心切,便指了她一指头,勉强答应道:“好好好,妈答应你,但你得保证把活干完,活干不完不准去。”

“好好好,我保证把活干完,干不完不睡觉。”慧明一听高兴地跳起来一口答应了,欢天喜地的一溜烟跑去报名了。

第一学期,学校也没发课文,老师每天就即兴编四句话教大家,如碰上大风天,老师就编:“风太大,飞土沙,眼难睁,路难行。”

老师教完,就让学生抄在本子上回去自己学。

慧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节课都认真听讲,并把老师教的知识认认真真地记在小本本上。

放学回家的路上,别的孩子都在打闹玩耍,慧明却默默的一个人走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念,还不停的在衣服上写着,等回到家,她就把当天学的东西也记得差不多了。

一回到家,慧明就抓紧时间干活,唯恐活干不完母亲不让她去上学。

农忙时节,慧明家里家外的活都干,春天种地,夏天收割,秋天收秋粮。

无论干什么,她都样样在行,她手底下又利索,干什么都比别人干得又快又好。

到了冬天农闲时节,慧明就开始和母亲给家人做衣服,那时家里已经有10口人了,10个人的衣服、鞋子要赶在年前做完,慧明和母亲没日没夜地做。

每天,慧明一回到家就赶紧拿个毡,到西墙下在太阳下缝衣服。

每天都要缝一件棉袄,一件棉裤,天寒地冻的,慧明的手上冻的都是浓包,手指头冻木了就用嘴哈哈热气,搓一搓继续缝,赶在太阳下山前就要把棉衣棉裤缝完。

吃完晚饭后,慧明和母亲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谝纽门子、挽纽子,谝好、挽好后,再把纽子缀上才能睡觉。

有时慧明实在困的不行了,干着干着就睡着了,杨妈看见,一拐头把她敲醒来,断续干,就这样每天都要干到三星斜了才能睡觉。

慧明就这样,白天上学,晚上干活,把白天耽误的活补回来。

即使这样,杨妈也只在活少、心情好时才允许慧明去上学,活多了杨妈就不让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