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玫瑰豆沙青团(2)8(1 / 2)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来自大客户的刁钻提问,江菀柔不厌其烦地打开了电脑文件夹,找出了详尽的研究资料加以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的预制菜在高温烹制的过程中就在进行杀菌;其次,我们采用特有的液氮速冻技术,通过超快速的低温冷冻抑制常温环境下微生物的繁殖,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完全不添加防腐剂?”陆迦南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是的,我们现有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菜品保鲜,不需要额外的防腐剂。”

  “可是,先高温、再冷冻,一冷一热,营养流失的问题怎么解决?”陆迦南转动手里的笔,指了指屏幕的方向。

  “预制菜的卖点在于方便,肯定没法和现点现吃比新鲜营养。不过,我们依托美国母公司的专利技术,在营养物质抗氧化这方面拥有绝对实力。”江菀柔信心满满。

  “宫保鸡丁、酱香牛肉、蒜香排骨、三鲜虾仁,”陆迦南一一数点屏幕上的菜品,“都是最基本的家常菜。那其他高端一些的呢?”

  “高端?”

  “你也知道,我们如园酒楼主打的是淮扬菜,本身制作难度就高。这种程度的,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吗?”

  “这个嘛,”江菀柔迟疑了,看向了一旁的钱经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确实达不到。”

  “恐怕谁家的技术都达不到那个水平。”钱经理摇了摇头,“这也是我们干技术这行的痛点呀。”

  陆迦南刚被送到英国的时候,还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不下厨房自然只能频繁下馆子,可还没过多久,在炸鱼、薯条、土豆和牛排的轮番轰炸下,他就胃口连同内心几近崩溃。

  出生在餐饮世家,从小就没在吃的事情上犯过愁,他也因此养成了极为挑剔的口感和敏感的味觉。伦敦的中餐馆不少,川菜、粤菜居多,但他从小吃惯了的淮扬菜、杭帮菜却少之又少。

  家人只想着送他去接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贵族精英教育,却不成想他在海的那头整日思想的都是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松鼠鳜鱼、响油鳝丝等等等等,甚至还有海州老字号江南稻家的糕团。

  陆迦南轻轻摇了摇头,拿起面前的碟子,里面是开会前没来得及吃完的半截青团,冲江菀柔问道,“江南稻的青团保质期几天?三天?”

  “一天。”她回答,“我们家的现蒸现吃,不过夜。”

  “果然,食材还是新鲜的最好。”

  江南稻的红豆沙都是人工炒制,脱水不如机器完全,经过高温蒸煮,未烘干的水分会重新被激发出来,加上配比恰到好处的香油渣融化,豆沙绵密醇厚,油而不腻。

  从截面可以看出,细密的豆沙宛如流沙,放置了近两个小时依然呈现出油亮的色泽。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告辞了。”沈总监看了看手机,快五点了,“辛苦各位了。”

  “不知二位对我们今天提出的技术方案有何感想?”见陆迦南还没有给出准信,乔总明面上不便直接催逼对方的答复,只打算再推一推,明面上又不便直接催逼。

  “目前,我们这边才刚开始构想预制菜的开发,还处于策划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考察方案的可行性。”陆迦南礼貌而不失迂回地打着太极,始终没有松口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