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咸肉菜饭133(1 / 2)

  “你真能找地方。”江菀柔忍不住又多夸了杨纾凛一次。

  一个年轻的服务生正在擦桌子。

  杨纾凛挑了一张离暖炉最近的桌子,“这里也只有周末加班的时候能有座儿了,平时我只能带饭盒过来。”

  “这么好吃?”

  “你吃过就知道了。”杨纾凛打call还要拉上应援,“老薛,你说是不是?”

  “我承认先前确实是小看它了。”薛禹城应和道,随后朝着服务生招了招手,“这边三份菜饭配骨头汤,谢谢。”

  俗话说得好,霜打的青菜赛羊肉。人都知道,秋冬是青菜最好吃的时候,经过寒霜后叶子变肥厚、茎梗膨大,自带一股回甘的甜味,不像夏天的干干瘦瘦,即使在油水里炒得透透的,都不一定能消解其中青涩的草味。

  海州人自己在家做咸肉菜饭的,大多都会选择矮脚圆胖的上海青。

  老方家的菜饭选用的则是冬季才有的塌棵菜,菜叶更茂盛,菜梗薄薄的,扁平易熟,煮熟后比上海青更软糯还不容易变色,甜中微微带了一丝丝淡淡的苦味,别有一番风味。

  区分各路风味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自家腌制的咸肉。入冬之后,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会陆续挂起一串串咸香的腌肉。方家自制腌肉时,先将花椒和盐炒熟爆香,倒入葱姜水,再往猪肉条上揉搓,腥味去得更彻底。

  伴随着冬天交替的阳光和寒风,盐水渗进肥瘦相间的鲜肉,渐渐逼出油脂渐渐,咸肉慢慢就有了型和味,瘦得鲜香,肥得滋润。

  糯米和大米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掺好,韧度和黏度正平衡。下锅爆炒后,颗粒分明的米饭同时吸收了咸肉的肥甘和菜叶的甜糯,油润锃亮,入口香滑。方家菜饭用的是老式的大圆铁锅,贴底的那一层带着一股焦香四溢的锅巴,最是诱人。

  咸肉菜饭属于只要不出大岔子,基本上就不会太难吃的家常菜。但要达到交口称赞的地步,也困难。

  “是不是还挺惊艳?”杨纾凛先喝了两口清汤。

  “是的,”吃下第一口后,江菀柔用力点了点头,“下次我要带锅来盛,安利给你哥。”

  “我最近正好在做一个小巷子美食的合集,有好多好多新的发现呢。”

  “你可要小心别误闯黑作坊。”薛禹城一听,立马犯了职业病,顺嘴就补了一句。

  “你可别咒我。”杨纾凛白了他一眼。

  “怎么是咒你呢?我这是出于朋友的关心真诚地提醒你。一来你自己要小心,二来你推荐的时候要谨慎。”薛禹城化身教导主任,对杨纾凛进行耳提面命。

  杨纾凛面上微微泛了红,软绵绵没底气地辩解了一句,“那次是意外,少数中的少数。”

  “什么意外?”江菀柔满脸好奇。

  “她上次带我去吃了一家熟食店,还挺有名的连锁,后来被发现偷偷用罂粟壳。”

  “当时是你报道的吗?”江菀柔看着薛禹城,逐渐跑偏了重点,“看来,你俩最近没少出去觅食呀。”

  说到那件事,因为薛禹城发的新闻稿,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海州市民纷纷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查处。

  公安和质检部门格外重视,三天以内就完成了从店面取证到查封的全过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