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顾温(1 / 2)

汴京,大乾神都。

近日,这座神都并不太平,内有鬼怪异事频发,外有藩王躁动。

正月廿三,丑时,龙桥外,在清溪水房任事的顾温被主家传唤。

顾温坐在马车内,小厮一丝不苟的轻打马屁股,啪啪啪的声音透露着一丝规律,马车很稳,轻微的摇晃让人犯困。

外边马路上密密麻麻排着灾民,缩卷在道路两侧发抖,三月的汴京已经冻不死人,但晚上仍然难熬。

他似平常一般问道:“最近灾民很多啊,我还记得前些日子还说丰收来着。”

“爷,丰收顶个卵用,就是地里长出金子来,也不够交税。”

“也是,前征十年逋税,后征十年田税,这钱都收到十年后了,也没见地里长出十年的粮食。”

大乾本来还算太平,皇帝继位名正言顺,而且连年丰收。但天下百姓却硬生生被苛捐杂税逼的活不下去,两道国策改稻为桑和马政直接导致两郡之地民乱四起,匪患无穷。

顾温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突如其来的咳嗽让他口不能言。

这具身体贫弱,时常生病,若不是在王府讨得差事恐怕早死了。但好在只是体质弱,并没有什么非常严重的疾病。

“爷,您没事吧?”

“老毛病。”

他摆摆手没有再说话,空气中只剩下饥民们在寒风中的颤抖,以及远方隐约传来的欢愉。

出朱雀门,直至龙桥,百余步入夜市。

人群攘攘,商贩过千,两侧玉楼林立,每逢日落灯火通红。

水夫们推着独轮水车走在坊巷之中,穿梭于各个酒楼后巷之中,将一桶桶水运到酒楼,茶馆,勾栏瓦肆,或是达官显贵府邸,或是长乐坊青楼等烟花柳巷之地。

酒楼贩有海参、鱼翅、熊掌、干贝、鱼肚、鹿尾、鹿舌、燕窝....

青楼勾栏卷帘之下,扬州瘦马,教坊女、角妓。

长乐坊纸醉金迷赌桌上,骰子,斗鸡,斗鹌鹑,摊钱。

虽然已经过了子时,大部分人已经入眠,但对于汴京的食利阶级而言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们既不因劳作而早起,也不因明日的劳作而休息,生下来就是为了享乐的。

家中的粮山肉林会将“饔飧”二餐化作三餐,四餐,乃至十二餐。有的是金银珠宝豢养美婢男妾仆奴,行有轿,食有婢,居有妾,纵然是掏粪的都有专门人员。

有的是烛光油火将夜色割裂,有的是垂帘细纱隔断朝阳。

最近的汴京不太平,但与他们这些达官显贵无关。繁华从来不是特指某个地方,而是你走的是什么道。

闹市纵马,一路上不知惊扰了多少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世家子弟.....有醉汉闪避不及,在前方开路的护卫抬手便是一鞭子,嗷嚎声引得更多人瞩目。

两边花楼玉庭不断有人投来目光,窥见坐在马车内平平无奇的脸庞,初入龙桥者无不询问是哪家的公子如此大排场。

而在龙桥中混迹过一段时间的只敢在马车渐行渐远后回答:

“九皇子府的温候,龙桥的千岁。”

顾温面无表情,车窗外昏黄的灯光照在他脸上,面容平平无奇,不显山不露水,落入人群之中估计很难引起他人注意。

他理所当然享受着权势带来的种种,他早已习惯踩在他人头上,早已厌倦他人的敬畏,也早已变成了一头吃人的怪物。

前世的道德,文明,观念只会害人害己。

封建礼教从来不只是一个观念这么简单,祂是一尊不可忤逆的神明。只有祂死的时候,你才能骂祂。

他也不过是这尊大神座下的奴仆,半个能站在这灯红酒绿之下的阶级,他不是达官显贵,不是皇亲国戚,更不是实权大京官。

他是一家水房的经营者,一位皇子的家臣。

卞京内外城人口三百余万,六成倚靠流经汴京的涛江支流过活,剩余的倚靠打井。而偌大的汴京仅有两千口井,其中苦水井一千六百之多,多为寻常百姓用度。

清水井占三百余,乃官吏之家,小康之家所用,每月得交水钱。

甜水井不过百余,那可都是“水金矿”。

城中私人凿井水甜者,多经营卖水营生,掌柜置木独轮水车,上方木桶,伙计灌满后,推抵买者家,倒入水缸,取钱走人。

故,顾温以此为生,占据龙桥附近最大的水房,半个龙桥商铺都需要仰仗的水房。

每月经过手上的钱财,没有黄金万两,也有个八千两。

人送外号“温侯”。

-----------------

九皇子府。

“温侯,王府到了。”

顾温走下马车,抬头望去,高门大户,石狮耸立,崇垣围绕,并覆绿色琉璃瓦,屋脊上安置吻兽,赫然是亲王居所。

他没有让家丁奴仆引路,快步走进府内,路上十步一哨的守卫对于他视而不见,无人阻拦。

顾温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却是第一次深夜召见他进府邸,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到底是什么事需要他深夜来王府。

在急于揭穿谜底的心情催促下,他加快了步伐。

王府内还沉浸在慢慢长夜,到处静得落针可闻,让顾温的步伐越发清晰明显。以至于还没来到书房,坐在其中的贵人就已经察觉。

华光异彩的珠帘被太监拨起,顾温走进书房,淡淡的熏香从兽炉中弥漫,贵人正俯身在案台上书写字画,明黄色的便袍在烛火中微微反光,五官英俊而贵不可言。

九皇子赵丰,也是大乾储君的有力竞争者。

十年前太子落水而亡,当今圣上并未新立太子,至今皇帝年迈朝中风云涌动。

顾温上前单膝跪下,大乾除了极其正式的场合都不需要行跪拜之理,朝中大臣见皇帝都不需要跪下。

需要跪拜的只有一种人,家奴。

任何地方都有三六九等,有人的地方就有高低贵贱之分。家臣分两种,一种的带资进组的世家子弟,一种是像顾温这种毫无依仗却有能力的普通人。

前者才是臣,需要主家以礼相待,后者是奴,任杀任剐。

但聪明的主家会一边默许家奴下跪的规矩,一边亲和不拘小节。

“有劳卿家大半夜往王府赶。”

赵丰放下笔墨,适当的表示亲近。这便是作为家臣的另一个好处,可很轻松的取得主人的信任,并成为心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