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碰壁红缎里(1 / 2)

“上好的桑蚕丝都是从苏杭运来的,先是在南城外的织造所染印,分类,才送到绣坊街,都是先紧着那三家大绣坊挑最好的布匹。若是想要买好的料子,我们得直接到织造所去挑。”巧姑对钰谨道。

南城的织造所在登加河下游,她们雇了一艘小蓬船顺流而下,今日日头热辣,钰谨在船头受不住,躲进船舱内,从怀里掏出自己画的式样递给巧姑看。

巧姑点点头笑道:“样子很是别致,不娇媚,配女子的销金裙,或是男子的曲领都合适。”

钰谨也道:“正是,我想我们要男子,女子的生意都做得,才能打开销路。”

巧姑羡慕道:“生意场上,自古百姓的女子不得抛头露面,也只有钰谨姑娘这样贵人出身的才能和男子一样在外治事。”

钰谨不屑:“什么贵人,什么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统治阶级的工具罢了。女子若是凭本事挣钱来照顾家人,谁还能说什么。”

楚慕云给的银票比钰谨想的多许多,钰谨盘算了一下,觉得留下一半就足够起步资金了,和巧姑采买了各色布匹,绫,罗,锦,针线,配带等一应物件,雇了个人跟着她们送回去。

侯伯世家里,得了勋爵名位的各家除了在朝中做事,也各自掌握着皇城甚至奉年朝各处的经济。吴家管纺织,王家管船务,霍家做金工,李家自从曹簌出事之后,接管了军队。曹家和朱家在朝中是最当红鼎盛的两家,便没有沾手民生命脉的营生,也是皇帝刻意的安排。红缎里的掌柜原是吴家的二管家,勋爵人家做衣裳,不少是红缎里长期的客户,又是夫人小姐露面居多,掌柜的五十来岁,是个精明家仆,为了跟夫人及小姐谈生意方便,从洞庭府雇了个同样精明的女掌柜,年纪三十上下,嘴甜貌美,八面玲珑,人都叫阿暄。

钰谨记得阿暄,她是当初带着巧姑去曹府,给自己母亲送衣裳的那个女掌柜。这些年过去,阿暄的样貌好像一直未变过,看上去二十出头的模样,笑容可掬,教人觉得无论多不合理的要求,她都能接过来,教你顺气了,最后包你满意。

钰谨要见阿暄费了些功夫,但见到时,钰谨开门见山,和阿暄说了自己的想法。“只做配件,专供红缎里,你们的客户还是你们的,我们只按件分成。”

阿暄却不着急回话,只客气地给钰谨端上茶,甜甜笑道:“几年不见,钰谨姑娘出落得越来越标致了,是个不输三夫人的美人。”

钰谨不好意思地答:“阿暄姐姐过奖了。姐姐才是人美手巧,容貌一直未变,还比从前又年轻了许多。”

一句话说得阿暄开心地笑起来,又问:“听闻曹家出了变故,钰谨姑娘可还好?”

钰谨低下头,淡淡地说:“曹家还好,我也好,喜欢写写画画的,想着捣鼓点什么事情做。”

阿暄点点头:“钰谨姑娘倒是颇有三夫人的女将之气,不愿被囿于一方庭院,总会有些新点子出来,每年皇城里的赛诗会,长纺会,都是三夫人筹办的,真是年年城中夫人们在意的头等要事!我也有幸随陪同大掌柜和吴家大娘子参与过几次,只可惜,以后再也见不到三夫人的英姿了。”

钰谨笑道:“长纺会我仍有印象,正是与绣坊有关。每年收集四海各处的绫罗,布织,绸缎,做成不同式样的成衣,物件,一较高下。我记得我小时,我母亲给我看西域来的波斯毯,羊绒围巾很是令人赞叹,在长坊会上屡得头筹,可后来渐渐的再不见了,反而是江南的绸缎,叵罗的麻布更受欢迎。”

阿暄看了一眼钰谨,笑道:“西域本就物资匮乏,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好东西。南海,东海才是物产丰富,数不尽的宝贝,苏杭的桑蚕丝,也是当年的长坊会由三夫人介绍给各家,才成了皇城内大绣坊的主物料。”

钰谨想起母亲当年手把手教自己作画,认字,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想起无意中听二伯提起,母亲由于出身被侯伯世家的圈子排斥过好一段时间,可那都是自己没什么记忆时的事,自己十三四岁时起,母亲通过组织赛诗会,长纺会,渐渐进入这个圈子夫人小姐的眼帘。也是从那时起,钰谨才开始有资格与婉秀和婉簪一起加入一些高门子弟的游乐圈子,婉簪比自己小几岁,可是和吴家,朱家,王家,那些高门大户的子女们从小一起长大,已经很熟了,而自己是后来者,除了李家的阿弟李念山和王家哥哥王朝松对自己还算友好外,总觉得整个圈子都若有若无地排斥自己,自己也总觉得和他们有一些格格不入的地方。

寒暄了一会儿后,阿暄虽没有痛快地答应签下钰谨的单子,却答应了让钰谨先作出一些式样来她来帮忙推广,如果效果还不错,再讨论长期合作。

接下来的一个月,钰谨和巧姑钻研,打样,一样样实验,力求精益求精,一炮打响。巧姑按着钰谨给的式样和钰谨的身量,有钰谨帮着裁剪缝纫,做出了一样烟罗衫绣边,一块斗篷领子。钰谨私心念着这块斗篷领子倒适合楚慕云,且也想寻个理由去漠园找他,犹豫再三,还是在回红缎里之前,先叩响了漠园的大门。

石伯开的门,见是钰谨,很是热情,高声喊来陶谦给钰谨带路。

钰谨口中说着打扰,心里却对石伯和陶谦的热情很受用,楚慕云正在前堂的医堂为人诊脉,陶谦并未把钰谨带到前院一贯会客的屋子候着,反而还是把她带到了竹林后楚慕云的小院。银杏树的新叶又多了不少,陶谦让钰谨坐,转身去烧水给她煮茶。

“倒是不必这么麻烦。”钰谨看着陶谦忙碌的身影,颇有些坐立不安,“我不渴,不用喝茶。”

陶谦从书房拿出一个小陶罐来放在石桌上,打开给钰谨看,里面有丝丝缕缕色如血,状如晒干了的牛肉丝般的茶丝,笑着道:“家主特意吩咐了,钰谨姑娘喜爱金丝红雪茶,以后钰谨姑娘若还来访,要煮金丝茶给钰谨姑娘喝。”说着,用木茶夹挑出一些来,放入刚刚煮沸的壶水中。

钰谨心里甜甜的,脸上有些红,微笑道:“金丝茶的味道很奇特,我觉得珍贵,上次多喝了些,让你见笑了。”

陶谦也爽快地笑道:“不碍事的,西域的物产比起中原总归有不同,我们这次还带了许多吃食,我等下拿给钰谨姑娘你尝一尝。”说着,给钰谨把茶斟上,快步走了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