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女装先生20(1 / 2)

枯叶满地,青苔绿绿,湿滑的山路陡峭绵延,随处看见敏捷的壁虎,霎时间又只见青石。

高鞅头发湿漉漉的,身上沾满了汗水,不耐烦地问:“先生,您怎么带我们到大山里来了,这里连一条路都没有!”

女先生走在最前面,说到:“到了山顶,我们的目的地就到了。”

婉儿实在是又热又渴,满脸难色,拉长声音说到:“先生!咱们休息一下吧!”

女先生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说到:“好吧,咱们就地休息一下。”

几个人坐在了石头上,高鞅说到:“先生,这里又热又闷,来这里做什么呢,我们不是来染布的吗?这里也没有作坊呀?”

女先生说到:“急什么,好饭不怕晚,耐心点儿!”

高鞅有些无奈,坐在石头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里生出十万个不满意。此时她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婉儿和秋月也饿了。

秋月说到:“先生,我们都饿了,下山去客栈吃些食物,咱们再爬山也不迟!”

女先生说到:“咱们现在就有吃的!”

几个人一齐看向女先生。

女先生蹲了下来,扒开草丛,露出几个石头样的果实,果实棕黑色,表面坑坑哇哇的,大如番薯,三五个成群一堆。

秋月问:“这是何物?”

女先生说:“你们一人摘一个就够吃一天的了。”

高鞅惊讶地问到:“这个能吃?”

女先生点了点头,说到:“可以吃!”

秋月期待地说到:“那我去生火,咱们烧几个尝尝。”

几人围在火堆旁,把大番薯丢进了火堆里,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可以吃了。

秋月拿了一个给女先生,然后自己拿了一个,从中间一分为二,打开的大番薯里面竟然都是红色的,里面带又白色的零星斑块。秋月尝了一口,立马吐了出来,高鞅和婉儿吃了一口也都吐了出来。

秋月说到:“又苦又辣,也不好吃呀!”

高鞅和婉儿点了点头。

女先生拿了一块生的,对半切开了,给她们看,说到:“这个味道我要让你们记一辈子,真正的香云纱的面料都要经过这种东西的染色。”

秋月好奇地问到:“那这是什么呢?”

女先生说到:“这就是孩儿血也叫朱砂七,书上学名叫做薯莨!”

三人一起说到:“薯莨!”

女先生对三人说:“这就是薯莨,现在还没有人工养殖的,不知道后人会不会驯化这种植物。薯莨从古南越时期就开始使用在渔网上,经过薯莨汁液浸泡过的渔网丝非常的结实耐用,后来人们把衣服放在薯莨汁液里浸染,没想到又能染上颜色,又结实耐穿。”

秋月说到:“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她抠了一块薯莨,抹在了衣服上,衣服果然被染上了红颜色。

秋月惊叹到:“好神奇呀!”

女先生说到:“正常给衣服染色工序要比这复杂的多,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才能呈现出最美的颜色。而且对面料的要求极高,要选用真正的桑蚕丝面料做底胚,才能够经久耐穿,冬暖夏凉。”

秋月叹了口气,说到:“可惜了那一车桑蚕丝了,里面还有我亲手织的呢!”

女先生笑着说到:“你以为三蒸九煮十八晒就完事了,就能立马做衣服了,还要放上五年到八年呢,你们织好的面料不能立马就使用。”

高鞅反问到:“那为什么还让我们织呢”

女先生说到:“为了囤积面料呗!”

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女子,只见这人背一个大竹筐,身着墨色衣服,手上拿着一把镰刀,向她们四人走来。

三个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

女先生却往前走了几步,一下子抱住了前来的人。

女先生说到:“姐姐,好久不见!”

女人拍了拍女先生的肩膀,说到:“几日前我就收到了你的信,母亲每天都叫我迎你,没想到今天就迎来了!”

女先生自从离家做女官之后一直都没有回过家乡,这是十几年第一次回到家乡。

女人问身后的几人:“这几位是?”

此时她们还都是男子打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