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1)

人生第一段恋情结束的莫名其妙,对陈武州的打击很大。陈武州和高颖在一起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武州以为自己是了解高颖的,但是分手后陈武州才发现,对于高颖,自己基本是一无所知。陈武州问过高颖的家庭,高颖却不愿多说,陈武州和高颖在一起的时间里,大部分的聊天话题都是高颖主动引导的。陈武州又乐意被高颖引着话题走,因为每次高颖提出的话题,既让陈武州觉得有兴趣,又让陈武州每次聊完之后能从高颖那里学到东西。

陈武州享受这种在智商上被碾压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拧巴的心态,既喜欢,又排斥,最终只能承认高颖的学识,在自己之上。陈武州以为高颖选择了自己,是因为自己是那个契合的人,从三观到心灵,都是彼此契合的。然而在京都三千院内,随着高颖的一席话,陈武州的这些以为都被瓦解了。那一刻,陈武州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了解高颖。甚至不知道高颖原来会说日语。这个看上去冷艳的高智商女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陈武州其实一点也不了解。

看透了这件事,让陈武州非常受伤,心理和情感都受到了很大伤害,同时,陈武州也很不明白,高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成长为这样的一个女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和举动,连带着陈武州对高颖成长的城市也有了好奇心,陈武州想弄清楚,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爱上的女生,是如何成长的,那个生她养她的城市,究竟是个如何的存在,这个念头在陈武州心里越来越强烈。终于,陈武州在这个外贸公司又工作了半年后,陈武州递交了辞职信,同时也拿到了BJ一个德企的offer。

这是陈武州第一次离开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上海,父母虽然不能左右陈武州,却也都提出了极大的质疑,包括那些家里的七大姑和八大姨,陈武州并不会为他们的质疑提供任何解答,陈武州想要变得和高颖一样,潇洒又自如,放浪而不羁。事实证明,陈武州后来的人生,确实受到高颖的影响,改变了很多,只是变得有点偏,陈武州只做到了放浪自如,并没有学会高颖的潇洒不羁。

来年的三月初,陈武州正式开始了在BJ的生活,春天的北方,和春天的南方,是截然不同的。南方婉约细雨,清风柔柔,北方黄沙漫天,北风啸啸。

一天陈武州下班回家发现忘记关窗,整个家里如同下沙了一般,满地尽是黄沙,密密的一层。这让在南方成长的陈武州感到震惊和厌恶,这个全国最特殊的巨型城市,为什么会这么脏?同时,陈武州又被BJ这个城市文化底蕴给深深吸引着,四九城里的老胡同,红墙金瓦内的故宫博物院,热情好客的北京人,好听又好玩的京片子,这些人文和建筑,又都和上海的海派文化不同。对于陈武州,BJ传递的最初形象就是大,哪里都很大,城市大,街道大,风沙大,就连胡同,相对于上海的弄堂也显得大。

陈武州也循着高颖给的地址去找了高颖在BJ的家,北长街62号,等陈武州到了才发现,那是一个大门紧闭的四合院,而且紧挨着故宫,在那个门口,陈武州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传给了高颖,那是分手后,陈武州第一次联系高颖。

照片传过去没多久,高颖回复了,说,别敲门,也别逗留太久,小心被请去喝茶。

陈武州问,这是你家?高颖回,算是,不过以后都不是了。我的过往并不好玩,也没意思,你可以好好体验一下BJ这个城市,找找北平的感觉和味道,听听京剧,看看话剧,也去听听相声喝杯茶,这些才是这个城市的传承,那些看上去很美的高楼大厦,并不算传承。

说完这些,高颖就没了消息。陈武州猜测高颖已经去了日本,因为离开上海前,陈武州回了一趟复旦大学,去高颖的系里打听了一下,高颖在半年前已经办理退学了。这的确是高颖的风格,自己想好的事,立刻就会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进入四月的BJ,变得不太一样起来,呼啸的北风停了下来,漫天飞舞的杨絮取代了沙尘,偶尔一阵春雨,天空会变得如洗过般湛蓝,通透无比,让人看着觉得忧伤。陈武州开始享受周末在胡同里乱串的时光,灰瓦青砖配着绿树蓝天,偶尔一群信鸽响着哨鸣从头顶飞过,抬头望去能看见老城里最高建筑钟楼,这边走街的小贩叫卖声刚停下,那边就响起了胡同大爷大妈侃大山的京片子,陈武州慢慢喜欢上这悠长而朴实的人间烟火气。

五月,陈武州更加熟悉了这个城市,遵从了高颖的建议,陈武州去听了京剧相声,看了人艺小剧场的话剧,爬了景山,去前面张一元喝了茶,陈武州渐渐体会到了高颖的成长历程。

一个傍晚,陈武州独自爬上了钟楼,在冲西的那面,陈武州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落到了西山后,天边升起了紫色的晚霞。看着胡同内万家灯火,听着盘旋不断的信鸽哨声,一阵风起,吹散了胡同里槐树的槐花,落英纷纷的同时,送来了一阵槐香,看着这样的光景,陈武州内心升起了一股无法言明的戚戚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