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没有赢家的战争 163(1 / 2)

“你以为这些明星,我们消化得了吗?”

关沛珊的话,令郑东翰一下子陷入沉思。

为了更好地思考,他甚至把车缓缓降速,停到了路边。

然后他脸上突然闪现出一丝明悟。

没错,《香港好声音》是个造星机器,但造出来的这些星,华星能消化得了吗?

要知道,对于一家娱乐公司来说,明星可不是越多越好的。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每一个明星,都是需要海量资源来供养的,如果你没有那么多资源,却有很多明星,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你公司会出现内耗。

举一個例子,比如华星。

他们其实不算好声音的话,现在也有很多明星,比如草蜢,比如苏勇康,比如许知安等人。

但为什么整个华星,真正称得上“顶梁柱”的,就只有梅雁芳?

就连罗纹、珍妮等人也曾心生去意,不想和华星继续签约了?

就是因为华星虽然空有很多艺人,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词曲作者,没有更多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所以无法给罗纹、珍妮这样的明星提供资源!

其实华星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毕竟他们还有黎晓田,还有伦永亮,甚至就连顾佳辉、黄沾这些大宗师,都可以为他们所用。

但这些音乐制作人的灵感毕竟不是无限的,他们的产量,永远也跟不上艺人对好作品的需求!

就像华星,十几个艺人,人人都想要好歌,人人都想出专辑,可是光靠黎晓田、伦永亮、顾佳辉、黄沾,就能满足他们吗?

当然不能!

否则当初张国容、刘得华等人也不会选择出走了。

香港真正缺的,其实永远不是歌手,而是优秀的词曲创作者!

所以汤美君、林汉阳等人,就算通过好声音扬名,还没出道就成了“大明星”,那又如何?

他们出道之后,华星有那么多资源供给他们吗?

华星能找到那么多优秀的词曲创作者,给他们出专辑,帮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星吗?

不,这件事别说是华星,就算是宝丽金,也会显得十分为难。

你当八、九十年代香港为什么那么多歌手喜欢翻唱来自日本、欧美的歌曲?

是因为他们崇洋媚外吗?

还是因为他们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都不是!是因为那时候香港拥有很多有天赋的歌手,但是却没有足够的音乐制作人,为他们写词作曲!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购买成熟的外国歌曲的版权,进行翻唱。

即使是这样,他们有时候也会因为版权的问题,而变得针锋相对。

比如著名的梅雁芳和陈慧闲之间的“千夕之争”,其实就是如此。

那一年陈慧闲看中了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觉得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于是就找到陈叔芬,想把它的版权买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