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光武帝 连载

大魏光武帝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哪个鱼 字数:3万字 标签:大魏光武帝,哪个鱼 更新:2024-06-25 00:02:24

豺狼环视,门阀林立。世家收拢百姓做家奴,兼并土地为私产,官员上不为皇帝,下不为黎民,永远以自己家族的利益为首位。皇帝如同一个提线木偶,只能无奈妥协或者,血溅三尺。皇帝,官员,百姓各失其职,引出了三百年 ...

要试试吗?不过,上桌的筹码是生命。

********

“第十九圈,第二十圈,呼,呼,呼。终于够了。”

曹拓看着眼前的光幕,上面显示着“任务完成”,随即一股热流进入他的体内,舒服的他长吸了一口气。

“要是上一辈子每次锻炼完都有这奖励,那高低得是个二级运动员啊。”

现在的曹拓,上辈子的清澈愚蠢大学生如是说到。

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在某一天晚上熄灯后和室友吹牛打屁,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三国上。

“古人常说:曹魏得天时,东吴占地利,蜀汉聚人和。

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曹魏无天时,

除了第一个皇帝和最后一个皇帝以外全是短命鬼,要不也不至于那可恨的司马家得了后代。

蜀汉居地利,曹操在打蜀汉的时候,被那复杂难走的地形活活逼哭,

李白也曾写过蜀道难,感叹猿揉欲度愁攀缘一句也足以说明蜀汉之地利。

即使到了现在,成都和重庆的路在网上都是出了名的。

蜀汉之所以一直没被曹魏打下来,绝对和这复杂的地形有绝大的关系。

而东吴却是聚了人和,

虽然孙权后期瞎鸡儿搞,但仅限于皇室和世家,而且主要是因为太子死了,害怕权臣当道,也是为了后来者铺路,普通百姓还是过的可以的,至少要比蜀汉和曹魏过的舒服的多的。

东吴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大败,可防守战东吴可曾逊色半分?

这是因为东吴的百姓,从下到上过的还算可以,根本不想打出去。

蜀汉刘皇叔铸造新币,以新币从百姓和世家手中搜刮钱财,

后期诸葛亮频频北伐,却无所建树。

逼得百姓抛地弃户,成为隐户山民,所有的税负都压在了二十万户九十万人身上,苦不堪言。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百姓农民辛苦劳作一整年却落不下个肚饱,这怎么能说蜀汉占了人和?

世家大族是人,文武百官是人,农民百姓就不是人了?

而且魏吴对于降将都是大胆任用,可蜀国对于主动来投的马超就是当个吉祥物供着,一点实权也没有啊。

曹魏就更不用说了,九品中正制彻底绝了普通人上升的路,

北方本来就历经战乱,还没安定些日子。就又起了淮南三叛。

后面的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就更不用说了。

世家大族甚至还有专门的劫掠队,专门劫掠百姓和过往的商户,而曹魏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一点脸都不要了啊。”

“老孙,你个江东鼠辈说什么呢?

你的意思是我家诸葛丞相是决定是错误的,不该北伐?

我告诉你,我家诸葛丞相就是古往今来文武兼备第一人,他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还蜀汉无人和。桃园一碗酒,千秋一团火,要是没有蜀汉,三国和普通的乱世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群崇高的理想主义者,一群真正的战士,单单是携民渡江就能说明我刘皇叔在百姓中的地位!

至于马超,你就说历史上马超那个反复无常的性子,你是主公你敢用?”

“呵,老刘,就是有你这样无脑吹捧的人诸葛亮在网上的风评才会变差的,

所有割据政权的文臣和武将都是不如大一统政权的文臣武将的。

都拿诸葛亮和刘伯温比,各种小故事烘托诸葛亮的智谋。我倒觉得刘伯温要比诸葛亮强的多。

至于携民渡江,当时襄阳城分蔡刘两家,蔡家投曹,刘家投刘。听懂了吗?投奔刘备的是士族而不是百姓。

当时百姓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士族去哪,他们就只能去哪,要不然就成了流氓。只能上山为寇或者等着饿死。

还有一部分百姓,工匠是被刘备派士兵强行赶过去的。

而且百姓最后也没带过去多少,因为刘备没抢到江陵,去江夏投奔了刘琦。只把士族给带走了。

至于百姓。三国志武帝传原文:“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曹操进入江陵后,下令安抚荆州人民,与之更始就是与从前一样,从哪来的回哪去,刚开始干嘛的现在还干嘛。

说不定百姓还感谢曹操,没让刘备把他们带走,有得选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还有一个有力的作证,邓艾当时翻小道进入蜀汉,人困马乏,是怎么打赢诸葛瞻的?

因为江油,涪城直接投了,不仅投了,还给邓艾补充了兵马粮草甚至是武器!

如果你说守将贪生怕死,直接投了,人尚可理解,那他手下的兵卒都是傻的吗?

而且如此配合,甚至百姓平民都帮邓艾休整。你想到了什么?

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你不是爱以小说为依据吗?这是小说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可现实中百姓迎的不是蜀汉,而是曹魏。

连年的北伐已经把民心民力都给打没了耗空了。

至于没有蜀国,三国就是普通的乱世,我问你,三国和普通的乱世有什么区别吗?

三国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从古到今都在以这段历史为蓝本在进行艺术创作,

而选择这段历史的根本原因是: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尤其适合演说,和蜀汉有个屁的原因。

这也是我和你争论的根本,我和你说正史,你和我谈小说,还桃园一碗酒,千秋一团火,尿不到一个壶里。”

“qnmd,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和你吴国的鼠辈又有什么关系?

夷陵之战后,黄权宁死不投吴。

大魏吴王?

蜀汉亡国后,东吴无论怎么施加压力,想让罗宪投降,人家也是死不投吴。

这可都是正史吧?

哎,你说,明明投降曹魏和投降东吴都是投降,怎么有那么多人投魏不投吴啊?

老曹,老曹,这江东杰瑞同时诋毁我们两个,你怎么不说话啊。”

“你我之间的事,别把老曹拉上,你不是一直看不起孙权吗?我告诉你,那个时代如果没有孙权,没有东吴,汉族早就亡了!

要不是孙权打下了基础,经济重心还是一直保留在北方的话,还衣冠南渡?他们只会被上下夹击然后等死!

这样论起对中国整体的贡献,孙权比曹操刘备之流要大的多!毕竟现在的台湾,是孙权在历史上第一个把那里收归领土的!

至于大魏吴王?不过是制衡的权宜之计而已,要不也不会逼得曹丕三路伐吴了。

刘邦和项羽结义,甘拜于下,面对父亲要被煮死要求分肉汤,为了活命把妻儿踹下车。

朱元璋主动写信同时向元廷和张士诚写信乞降,又和元朝大将暧昧不清,这不比大魏吴王要丢脸的多?那时他名义还是明王的属下!

甚至三国演义中的东吴就是以朱元璋为原型的!

可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为何极高?孙权反到成了江东鼠辈?

只不过是孙权没赢而已,要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东吴在历史上的贡献远胜曹魏与蜀汉,要是以胜败论英雄,你蜀汉又有何资格在东吴面前咋舌!

要是孙权赢了!曹操?刘备?呵?就只配和萧衍,侯景之流相提并论了。”

“老曹!这你能忍?”

分宿舍的时候,或许领导也是恶趣味,把孙,曹,刘分到了一个寝室。

好死不死还都喜欢三国题材的游戏,顺带着对三国的历史都有了些了解。

因此只要是涉及三国的事情,他们都争论不休,谁也不让。

曹拓翻了个身把耳朵捂上。

“我能说毛线,我天花乱坠说半天他只要一句,你们曹家当皇帝的都是短命鬼,无论在正史上还是小说上。

我还能说什么?不过我觉得他今天说的话其实挺有道理的。”

“嗯?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哪部分有道理?”

“都有道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德才兼备,极为难得。

主不疑臣,臣不疑主。这种感情,只要是存在上下级关系的,都会无限推崇啊。

曹家或许确实是少了一点天命。没有这种德才兼备且忠心的臣子。

不过我真的怀疑曹魏皇帝短命不仅仅是因为天命的原因。

东汉的那个皇宫或许也存在问题,要知道,废帝曹芳绝不算短命之人啊。

而只要在东汉那个皇宫里住着的,好像就没有长寿的,曹魏就不说了,因为这都灭国了。

可东汉也有东汉幼儿园之说,除开国皇帝刘秀外,长寿的也寥寥无几。

我可知道,古代中国没有那么多颜料,红色大多是朱砂,防虫就是朱砂加水银,就这样的建筑,不暴病而死才怪。”

“你别把什么东西都怪天命和寿命上,曹魏的那个九品中正制从根上就有问题,国祚也难长。”

“确实,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曹魏的皇帝根本来不及处理首尾。

要是我去,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眼光,只要我能活的长加有德才兼备的臣子,我就能再造大魏!”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嗯?谁说的话?”

话音未落,曹拓就晕了过去,成了曹炳的遗腹子。

可直到十六岁时才觉醒了宿慧,顺带激活了系统。

曹拓打开了系统,回想着觉醒宿慧时系统的话: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一场游戏,游戏的目标是让魏国成为大一统王朝,并且成为大一统王朝后的国祚不少于三百年。

成功的奖励是他所做的一切以及以后的时间都会成为真实的历史。

失败的惩罚是一切都不会改变,历史上也不会有这么个人。相当于他以生命为代价玩了一场真实三国模拟游戏。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