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商机144

  看起来还容光焕发的,和井媛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考试失利的模样。

  又过了两天,被她造谣井熙骗了人家钱的两个校长又来了,一见到井熙乐呵呵的,看起来也不像是来找麻烦的。

  王霞还不甘心,偷偷趴在人家门上想听墙角,只可惜被井家人发现,直接把她给赶走了。

  王霞只能远远的呸了一声,才不情不愿的回家了。

  井熙看着面前的钱,也有些惊讶。

  原来这两位校长反反复复来找她,是为了跟她结那些试卷的稿费。

  这笔钱可不少,足足有一千多,据说这还是第一笔,要是井熙真能考上清北,卷子卖得好了,钱还能翻番。

  两人没说,要是井熙真能拿到省状元,只怕翻番都不止。

  其实井熙也没料到,两人能说话算话,还真跟她来结这笔钱了。

  两位校长却不好意思的笑,说是井熙至少能得个市状元,所以下一次出试卷的时候,想借她的名字用用,状元卷的名字放上去,可就更好卖了。

  井熙没想到这两位还有这种商业意识,忍不住笑起来,但是转念一想,又提出了不同意见:“我毕竟是县中学出来的,以前借着你们的地方印试卷就算了,但是想用我的名字,县中学也不能拉下,总要分一笔红给人家。”

  两位校长犹豫了一会,也没拒绝,只说细节还需要商量。

  井熙这么建议,一方面是想着县中学经费困难,能帮一把帮一把,另一方面也是清楚等自己以后考出去了,这笔钱估计就很难稳定拿到,倒不如把县中学拉进来,有高校长帮她盯着,说不定还真是一条稳定的生财之道。

  两个校长这时候还懵懵懂懂,只想着能赚多少赚多少,井熙却是很清楚,以后所谓的状元卷,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收益。

  当然,她也不是白拿这笔钱,井熙还答应两个校长,每年都会对试卷做一次修订,以适应每年变化的大纲。

  两个校长之前还有点犹豫,一听到井熙开出的这个条件,忙不迭就答应了,毕竟以后能赚多少都是虚的,有这么一位辅导高考的大神答应每年帮他们理一次试卷,对学校的升学率,可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县中学的高校长知道还有这种白白送上门的好事,当然不可能拒绝,在办公室一接到电话,当天下午就赶过来了。

  几个人和和气气,有商有量,就把这套以后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几乎高三考生人手一套的状元卷的雏形给商议出来了,井熙负责每年的校订,拿20个点的分红,大禹和市一中主要出地方和人手,负责印刷和销售,各自拿35个点,县中学也要出人手,帮着印刷和销售渠道维护,拿10个点。

  在场所有人,即便是井熙都没想到,这么一份简单到草率的协议,以后究竟能牵扯出多大的利益来。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在草创期,井熙的第一次分红,也不过区区一千三百零六块钱。

  但是这笔没被她太放在心上的钱,放在外头,却已经是吓死人的高收益了。

  签完协议,井熙就请几位校长在食堂的小餐厅吃了一顿饭,因为喝了点酒,李校长顺口就把井熙这回得的钱数给说出来了,他说话的档口,正好有个小学徒在给众人上菜,听到那个抵得上他三年工资的大价钱,小学徒吓得一个哆嗦,差点没把菜盘子打翻了。

  桌上几人没注意到他的异样,但是第二天,厂里就传遍了井熙写了本书给大禹和市一中出版,还得了一千多块钱稿费的事情。

  这时候,再没人觉得井熙回来得晚是因为考试考砸了,都猜她十有八九就是去写书去了。

  屠宰车间里,还有人摇头晃脑的感慨:“我之前就觉得,咱们厂里难得的文曲星,哪可能那么容易就考砸了,原来人家是赚大钱去了,听说井熙是能写书的文化人,那不就跟报纸上那些大作家差不多?还有人发酸造谣呢,摆个小摊做个生意而已,也真好意思跟大学生比,现在可好,连赚钱的本事都远远不如人家。”

  王霞在边上听着,只觉得又羞又躁,只可惜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不由更觉得自己那混蛋儿子不争气,回到家又是一顿大吵,半夜三更的也没个消停。

  这时候,井熙井媛两姐妹正在被窝里说着悄悄话。

  看到井熙会修机器,井媛就动了心,小声问妹妹知不知道灌肠机。

  这个灌肠可没有什么邪恶的意思,而是肉联厂听说国外很喜欢吃香肠,就也想弄台这种机器回来,顺便赚赚外汇。

  但是国内不生产灌肠机,只能跟外国买,要买就要用外汇,如今这个可是稀缺资源,省里捏得很紧,厂长已经往省里跑过两三回了,也一直没有得到准信。

  “灌肠机?厂长这么早就想着买这个了?”井熙的第一反应却是惊讶。

  说起来,上辈子肉联厂弄到外汇买灌肠机,已经是两年多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已经去了山区,灌肠机的事情只是看她姐姐在信里简单提过,大概就是厂里好容易弄到了一台进口的灌肠机生产线,可惜这时候全国已经有好几十家肉联厂都开了这个,众多机器一开,各种肉肠堆积成山,压根卖不出去,后来干脆当做福利发给了厂里的工人。

  姐姐还特地寄了几根给她,井熙把其他都分给了好奇的学生,自己就尝了一根,觉得味道还挺不错。

  后来她也看过相关的分析文献,说是那时候国内对外汇太过渴求,偏偏又没什么经验,于是很容易一窝蜂就大干快上各种同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再加上国外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又高,结果生产出去的东西非但卖不出去,反而白白浪费了珍贵的外汇,闲置的设备和工人甚至成为不少国有工厂的包袱,也加速了企业的破产改制。

  到了九十年代,肉联厂的效益就已经没有那么好了,后来又艰难撑了几年,终于因为老厂长的急病倒下,厂子里人心惶惶,不得不进行改制,然后被冯源青捡了大便宜,这个曾经一度十分兴旺的大厂,最后也不过成了他一块垫脚石,厂里有价值的资产全被他弄走,几百号工人,却像是烂抹布一样被他给扔了。

  井熙的父母和姐姐就是在那时候下岗的,除开井熙之前惹的麻烦,那段时间大概是井家最艰难的时候了,直到十几年后,都没能彻底恢复元气。

  这一回,井熙可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家人陷入那种困境里去。

  她忙问姐姐,这事是什么时候商议的,她还知道多少。

  然后井媛才不好意思的跟妹妹说,自己因为英语学得不错,所以被厂长带到省里去过几次,而且还升职了,现在已经离开清洗车间,在厂办工作。

  井熙听得惊讶不已,没想到这段时间她忙着考试和修机床,姐姐也没闲着,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姐你真是太厉害了!”井熙搂着她姐,高兴的说。

  井媛害羞的笑:“这段时间我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好处,以前那么多年,真是浪费了。”

  “什么时候都不晚呢,”对姐姐的改变,井熙骄傲极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然后又说起灌肠机的事,这事其实源于厂长一次去省城的肉联厂参观,那边就是进口了一个灌肠机生产线,然后源源不断往国外出口肉肠,因为能赚外汇,那家肉联厂的厂长可神气了,在省里说话的分量都重了不少。

  于是,姚厂长就这么记挂上了这件事,时时刻刻惦记着什么时候给自己厂也弄这么一条生产线。

  听说省里又有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打算,他就忙不迭跑过去争取去了,只可惜竞争对手实在太多,方案被打了回来。

  姚厂长当然不会就这么放弃,后来听说井媛懂英语,干脆拉着她一起,三五不时就往省里跑,就想把这条生产线给要下来。

  其实,井熙也理解姚厂长的想法。

  肉联厂其实也有出口产品,但都是最初级的生猪产品,为了赚外汇,甚至是亏着本往外卖,自己不但倒贴,还要求着人买。

  姚厂长对这种状况早就不满了,而最能提高出口产品附加价值的,就是各种加工食品。

  肉肠,香肠,各种熟食和罐头制品,如果真能销售出去,肯定比纯卖生猪要强得多。

  但问题是,其他厂子也同样看到了商机,然后就是重复投资,国内厮杀得头皮血流,国外高高兴兴挑了质量最好的去,价格还依然提不上去。

  井熙觉得肯定不能这么搞,但是究竟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她一时也想不出来。

  “你说,要是咱们自己就能生产这种机器该多好啊,”井媛叹口气,“那样也不用拿外汇去买了,不用省里同意,咱们自己就能上机器。”

  井熙若有所思。

  又过了几天,张成栋忽然泪眼婆娑的找来了,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一见面就想抱着井熙哭,可惜被井熙冷酷无情的踢开了。

  “我被我爸骗了!”张成栋嚎,“那台被你好不容易修好的机器,转头就被我爸叫人拉走了,问都没问我一声,实在是太过分了!”

  一边说,他还一边忍不住的抹眼泪。

  “就这么白拉走了?”井熙有点惊讶。

  “那倒不至于,”张成栋还在伤心,“我当初买机器的钱都给我退回来了,还多给了两千块,凭什么呀!我光是跑了这么多趟,都不止这点钱!”

  他说得委委屈屈,捶胸顿足,井熙倒不觉得意外。

  其实当时老爷子就跟她透露出了点意思,还说如果有需要,可能会请井熙去做一下技术指导,井熙也一口答应了。

  她隐约能猜到,这台机床应该是被拉到有关部门继续研究去了,但是这种事太敏感,井熙也不愿意多问。

  很显然,张成栋这是被老爷子彻底坑了一把,但是到底没让他亏钱,已经很仗义了。

  井熙对被拉走的机床不太关心,但是眼睛一转,又问张成栋有没有兴趣和自己一起开发一台机器。

  “有没有赚头?”张成栋马上把眼泪一收,问道。

  “市场还挺大的,应该很好卖。”井熙说。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3章 商机14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