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姑娘》四十九“周陈两家结仇,毛周两家联姻”47(2 / 2)

院子里有人替许筠茂夫妇高兴,有人替老许难过,白吃了几年官司。

依照政策,他们可以回到城里去,阚家庵人都觉得许家人该是回到城里去享福,没想到许家人觉得待在镇里好,镇里根据上面的政策,将许筠茂夫妇安排进了商业公司。

毛侃打小就欢喜周秋生,初中毕业后,毛侃进了镇商业公司,与蒋红旗一道拜蒋立功为师学烧菜。毛侃还没结婚,就长了个大肚子,穿上白褂子厨师服,有板有眼的,天生像个掌勺的大师父。

周家与毛家都晓得,这个性子忠厚的毛侃,对周秋生一心一意,如今两个年轻人都在向阳饭店上班,接触的机会多了,大家都看得出两个年轻人相互欢喜,毛家的人请蒋立功做了现成的媒人,1957年头上,就把毛侃与周秋生的婚事办了。

周东城在饭桌上拿出一封家书:“有件事要跟你们说下,我写到老家的信回了,娘身体还可以,我准备回老家一趟,接老娘来。”

周东城的寡母在老家靠着两个女儿,如今娘逐年老了,该靠着唯一的儿子了,这事之前周东城就跟周坤英知会过。

王大力笑眯眯地说:“好事,娘跟着儿子,应该的,正好有个人帮我一道带伢儿。”

王大力说的是实情,老大秋生嫁到毛家,虽然还在一个镇上,毕竟已经是人家的人,她再欢喜春生,也不好像从前那样带着妹妹睡觉,现在有了合生,添个人手带孩子正好。船生、庆生显得很兴奋:“奶奶要来啦。”

孩子们把外公王大力一直喊做爷爷,现在,有正经奶奶了。

周家现在是船生与庆生两个孩子在读书,船生的成绩一般,庆生这孩子在上学上,竟然与死去的哥哥旺生一样灵光,两门主课常常拿双百,搞得学校的先生都说庆生这孩子念书像他哥哥。每每有人因庆生而提起死去的老二旺生,周氏夫妻难免又是难过,而旺生的聪明与貌相分别传给了老四庆生与老五春生,让这对夫妻常常感念,这是双方老祖宗在天有灵,庇护了子孙。

从淮阴来的小脚老太被儿子牵着手,踩着跳板,慢步挪上了岸,周东城指着原先的馒头店:“妈,这个就是我从前自己开的店。”

“妈,南面那个是小学校,你家孙子在那边上学。”

“妈,北边气派的大房子,是中学,以后你家孙子上完小学校,就到北边上中学校,以后上大学校。”

“妈,一个镇上四座桥连环,不曾见过吧?”

周家本是淮阴农村种地的穷苦人家,家乡发大水,周东城逃出来当兵,后来日本鬼子来,家乡又成了“黄泛区”,老娘能把命活下来,就要谢天谢地。小脚老太一辈子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当地的镇,阚家庵在她眼里就是个大地方,熬了一辈子的清苦,老太太到了晚年终于能跟儿子在一起,心里那是怎样都开心。

路上有人喊周东城“侉子”,周东城跟娘讲:“嗯妈,这里人就是这样喊的,只要是外地人,通通都是侉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你不要来气啊。”

小脚老太眯着眼睛笑:“不来气,侉子就侉子,谁叫我们本来就是侉子哩。”

周家的人不晓得周东城具体哪一天到,只能在心里,在嘴上盼,有脚快的孩子到周家报信,周家人全部跑出来迎接周东城母子。

家里的人物,周东城早就一遍又一遍说给母亲听,小脚老太向王大力伸出手,两个老的居然还手牵着手,相互喊着:“亲家好。”

边上周坤英学淮阴话喊一声:“嗯妈。”

欢喜得小脚老太抓住周坤英的手:“哎,乖孩子。”

边上几个孩子“奶奶、奶奶”的叫着,一家人在邻居们的尾随下进了家,一屋子的人有说有笑。

一个孩子说:“咦,惹笑,为什么侉子的娘也是个侉子。”

孩子吃了大人一个毛栗子:“说什么废话,龙生龙凤生凤,侉子娘生侉子儿子,那才是亲生的。”

那孩子反了大人一嘴:“为什么侉子家的秋生、庆生他们不是侉子呢?他们不是亲生的?”

大人一时语塞,只能举起手来用假装打孩子掩饰。

侉子娘倒是一点都不介意,从布兜里翻出老家带来的炒花生请大家吃,邻居们吃上淮阴花生与老太太立即聊得像相识多年的邻居。

妈一点都不在意别人“侉子”长,“侉子”短的,让周东城心情大好,他也不觉得一声“侉子”有先前的刺耳了。

两位老人坐下来序齿,王大力看亲家母脸色黝黑发光,精神头不错:“亲家母,你看上去不大啊。”

小脚老太举起手指头:“今年六十了。”

大家都说看上去不像,小脚老太说:“我在家里天天下田干活,身子骨好呢。”

小脚老太看大力一头白发:“亲家公,你今年有七十了?”

王大力不好意思地挠头:“难为情,我只比你大两岁,头发白得快了点。”

小脚老太就说:“哦,你肯定是年轻的时候吃了苦。”

周坤英立刻接话揶揄父亲:“对的,他年轻的时候三天隔着两天熬夜,吃了不少苦嘞。”

大伙儿就笑,小脚老太并不明白周坤英在笑话自己的父亲熬夜打牌,也跟着笑。

没想到王大力还随着女儿的话往下说:“哎,你们别说,我家坤侯一说,还真像,我要是年轻的时候不成天熬夜,头发说不定真不会白得这么快。”

王大力嘲弄自己的话,把众人逗得再笑一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