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下):“自行车”理论37(2 / 2)

马上要立秋了,天气还没有转凉的意思。卫国一家三口嫌屋里闷,躺在房顶的平台上乘凉。三个人都抬头看着星星。卫国突然说:“明天是李菁生日。”淑敏说:“就是。”李菁突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她自己已经忘了,只好噙着泪笑着说:“我自己都忘了。”第二天,大家似乎跟她一样,真的把这件事忘了。可是有一件事,有人没忘,那就是李菁生日的第二天,就是李莘的生日。

虽然李莘白天呆在姥姥家,晚上被卫华接走,但人民路60号附近的住户都以为李莘是李家的孙子,因为大家都只知道老李家有个叫李菁的孙女,有个叫李莘的孙子,却没人知道李莘其实是姓陈的。甚至因为李莘经常和院门口另外两个姓李的男孩在街上搞些恶作剧而被称为“人民街三李”。大家也都知道,老李家的“李嫂”于曼芝特别疼爱这个孙子,因为这个孙子,她差不多快和周围的邻居对骂了一个遍。凡是和李莘打过架的,因为李莘搞破坏找到家的,她不是骂回去,就是一概不再搭理。大家都说,这老李家的孙女跟孙子可真是不一样的性格。

对于儿子的管教,卫华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只管日复一日的卖肉、赚钱,至于陈明伟,即便只有一日三餐到丈母娘家吃饭时才出现,出现也不敢多话,但仍旧挡不住挨丈母娘和老丈人的辱骂,遭受他们的白眼。对儿子的管教,自然更轮不上他。甚至有一天陈明伟说了儿子一句,便遭到李莘指着鼻子的训斥:“你花的钱都是我妈挣的!你凭什么管我?!”

这天,回娘家吃午饭带午休的卫华一直睡到下午三点多,才被母亲叫醒了。迷糊着双眼的卫华突然想起来丈夫明伟还没有吃午饭,匆匆忙忙地从床上爬起来嘟囔着抱怨母亲为什么不早点叫她。听到女儿抱怨她,于曼芝不满道:“看没人买肉了他不会关了门回来吃啊!要钱不要命的东西。”

“俺俩晚上还过来吃饭啊!”卫华边往外走边喊,临走,顺手拿走了一堆大哥从厂里拿回来的棉纱去擦售货亭的油腻。

晚上,卫华收了摊回娘家吃过晚饭,就带着李莘回自己家睡觉。回去没多一会儿,就又哭哭啼啼地带着孩子回来了。一进门就大哭着喊道:“妈!出大事了!陈明伟跑啦!”

一句话,惊呆了一屋子的人,也惊动了斜对面屋的哥嫂。大家纷纷凑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卫华哭哭啼啼地拿出一张纸,纸上只有几句话:

卫华:

不用找我,我要到南方混出个人样,让你们全家看得起我我再回来。

陈明伟

落款日期就是当天的,说明纸条是刚留的。卫华说,她回来吃晚饭之前,给了明伟800块钱,让他去进肉,等她带着孩子回家发现他还没回家,只见桌子上有这样一张纸条,没想到,他就这样拿了钱,丢下他娘俩,跑了……

“真是个瞎闷孙!”李则澎气得拍桌子。

“要不去派出所报个案吧。”淑敏提醒大家。

“报啥案?就他这闷孙样,三棍都打不出个屁,能有胆量跑多远?说不定钱花完自己都跑回来了!”李则澎下了断言。

“卫华,你俩今天就住这吧。你先带李莘洗洗睡觉。明天再说。去睡吧,都去睡吧。”于曼芝只觉得心里说不出的糟闷。

第二天,卫华回家问住同一个院儿的公公婆婆知不知道自己儿子跑哪儿去了,却被公婆冷冷地回复:“连孙子都成你家的人了,你还来找我要儿子?不知道!”

公安局大家也是去了的,可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找一个三十几岁离家出走的男人,可谓是大海捞针。卫华彻底带着孩子住进了娘家,每天除了哭哭啼啼,卖肉,就是找人。淑敏和卫国还托了在公安局上班的发小帮忙,每天下了班领着卫华四处奔走,打听跟陈明伟有关的任何消息,可丝毫没有收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