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京城贵客访平民 估计民生共操心46(1 / 2)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天亮时雨停了、天也放晴了。小黄鹂吱吱在树上乱叫,把钱福生吵醒了。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观看花草,看见房前屋后花坛里的各种花儿鲜艳地开了,地坪上的小草长的格外茂盛,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自从搬到这栋小别墅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注重衣着打扮,他对老伴说:” 人靠衣裳,马靠鞍。年纪大了,老态龙钟招人厌烦,衣貌讲究些,人精神。如今住在这样漂亮的宅子里,家具和摆设也要配套;人更不能含糊。大宅院的主人得有大宅主人的风度气派,否则会叫人瞧不起。他有时用手摸摸贴在厨房墙上的大理石墙片,感觉又轻薄又光滑,那天然铸就的纹理自然而流畅,既富贵又高雅。这类贴墙的石片是他革新的产品,享受自己的作品引以为骄傲;他也常常穿着软软的拖鞋踏在客厅的大理石石砖上,擦一擦,搓一搓,然后满意地微笑;当然他建议把地砖厚度减少五毫米,地砖强度不减,售价不变,大不可细算,全国几十家分厂累计节约石料多少立方啊!节省运力运费多少呀!</p>

这十套小别墅的居住权,经过全厂职工无记名投票推选的人才能居住。据说厂部还要在旁边空地上修建十栋新别墅,好让全体职工有期盼和向往。管委会和职代会承诺凡是有突出贡献者,就有希望下次入选。</p>

每个家庭如果没有因住房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就会更加轻松快乐。宋氏集团高层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的经济和工作计划,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员工的住房,老总宋明复说:</p>

“我今生今世就为我的职工解决住房而拼搏奋斗。一个领导人只要能解决与民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就是了不起的值得受人尊敬的求真务实的人。说得天花乱坠有什么作用呢?解决住房不是简简单单筹足资金就行,它涉及的部门多如牛毛:土地、规划、拆迁、钻探、设计、消防、绿化、水、电、气·····等等。遇到困难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必要时采取些非常规或迂回的机动灵活的办法,只要不违法又能解决问题就行。</p>

“上次招聘员工,二十八分厂招进来几个人,他们都有‘背景’,不然这十套别墅十年八年你都建不成,尊重现实嘛,人人心知肚明。”</p>

钱福生正往车间去上班,看见一辆黑色宝马和另一辆白色保时捷轿车正慢慢开进厂大门,车停稳后一个女军人先下宝马车,另一个穿制服的中年男人走出白色轿车,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一群人朝管委会去了。</p>

厂大门左边一栋楼二楼是医务室,三楼是健身房,四楼是图书馆,五楼以上是宿舍;大门右边一栋从二楼到四楼是办公用房。管委会在二楼,客人来到,董主任和人保组长欢迎接待。</p>

这位女军人就是国防科研院院长郑瑾华,伴随她的有人保处长胡德明,出于特殊考虑,他穿便装紧跟院长身边,既当秘书又当保镖,另外一位中年男子叫徐少华,,他是省科委主任,省里专门委派他陪同中央来客进行专访,郑瑾华没有惊动党、政、军省级部门,是因为她觉得此次专访既要保密又要十分低调,连新闻媒体都拒绝采访。她此番到建州是经军委国防科委批准的特殊行程,带着重要使命。</p>

走进接待大厅,正门中央:为人民服务几个醒目大字映入来客眼中,这是仿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仔细观看这五个大字并非红色油漆所写,而是精选上好红色大理石屏装而成,精致而庄严,雪白的墙面上凸出这五个鲜红的实体字,有丰满的立体感,用心良苦呵!</p>

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来客观看了左面墙上几幅大型照片,它们被装进艺术的相框中,框条下留有空白,打印有说明文字。第一张:原厂大门,其景象破败不堪,一付倒闭的样子:第二张:原办公大楼,一栋红砖五层楼,墙面斑驳脱落,水泥塑写的办公楼三个字黑糊糊被雨水和泥浆污染得面目全非,更叫人捧腹的是公字的右边一捺脱落了,恍惚看去成了‘么’字,办公楼成了办么楼?这时女军官暗地一笑,旁人似乎并未察觉。第三张:厂区生产车间,其厂房东倒西歪,死气沉沉,十分倒霉的惨状。第四张,干部老宿舍,四层西式楼房,外墙贴有瓷砖,像模像样,看上去可以住十六户人家,大都安置有权又有脸面的人哪!第五张:工人居住区,一眼看去一派贫民窟的情景,低矮的房面上飘浮着五彩破塑片,眯眼一瞧简直就像垃圾场。</p>

接待人员又带来客到右面参观:第一张,宽阔明亮的厂大门,不用说客人们已亲历亲目看到了实况。第二张,厂门两旁三栋几十层精美的职工宿舍,不分干部、工人每人一套</p>

‘新来的员工也有份吗?’女军人问。</p>

“新来的员工签了劳动合同就马上分到房,一切设施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主人拎包入住,水、电、天然气、网络全免费。”</p>

“呵!共产主义哪。我调到你们厂,你们收不收呢?” 女军人微笑着问一句,“我就冲着一套新房子来,免得成天为还贷揪心。”</p>

“呵呀!欢迎欢迎,只怕是咱一条小河沟,容不下巨大金龙呐。”</p>

“董主任夸张了。” 女军人正色道:“我就一个普通军人而已。”</p>

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是几栋别墅的远景,别墅后面的背面,那衬托的影像和原来贫民区所取的视角如出一辙,这是摄影者的一种暗示,即在原来的地方旧貌换新颜。</p>

“这是先进工作者的新居” 董主任介绍说;“全厂民主评选了十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让他们住进新修的别墅,这是一种激励的形式,后面还新修了十栋别墅,等着那些有作为的人去竞争哩。”</p>

宾主在接待员的引领下进入贵宾接待厅,厅内古朴典雅,四壁墙面雪白洁净,地面大理石拼花图案十分考究:正中一个红色六角星拼在黑色的圆型之中,四周是淡绿色的喷射状石料拼图,给人一种扩展放开的感觉。厅内置放了有红木扶手的特制的西式沙发,简明大方的茶几,紫砂茶具摆放正中,宾主坐定,一位女服务员上前以茶道之礼斟茶敬客。</p>

省科委主任徐少华介绍,他指着女军人说:“ 这位是国防科研院院长郑瑾华。” 又指着她身边的男子介绍:“ 这位是郑院长的秘书兼人保处长。” 另外两位是随行人员,徐主任未详说。</p>

“这位是明复建材总公司第二十八分厂负责人董仁新董主任。他们企业的新规定,公司领导和厂负责人一律不称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厂长这种等级称呼;领导人一律称主任,意思是管理委员会的带头人,不是官员更不是老板;下面的工作机构称小组,头头称组长,不管级别多高,没有处长、科长的职务之分,企业文化,应当尊重,不加评论。”</p>

郑瑾华一边品茗一边欣赏屋内装修,抬头望见对面墙上挂着一帧横幅,上面端端正正写了大大的一个‘心’字,这个字笔划少,没有偏傍,独立结构,没有高超的书法造诣很难写好,而郑瑾华见多识广,对书法也略有研究,她看这心字越看越觉得写得出神入化,三点各有神韵,斜勾安置得十分恰当,此字出于何人之手?她不觉站起身来,走近横幅细看小字落款,只见清秀的一行小书:钱惠敏甲午辛未乙亥遵照董主任书。郑瑾华心中一紧,这写字的女子何许人也?</p>

徐少华介绍众人认识后,说明郑院长一行到来的主要任务是参观和考察钱福生无线输电试验,希望厂方立即安排参观试验。郑院长从看字的感慨中回过神来,她说:“一切客套礼节都取消,我们时间少,任务重,看试验要紧,请早安排。”</p>

“请放心,事先电话里已交待过,我们早有安排,各位领导这边请吧。”董主任带领大家来到现场。</p>

‘钱福生’接到通知后已把专用发电机提前开动了,厂里也派人在矿区后面最高的‘北横山’上,在废弃了的微波架上安装好接收、转发器,唐明辉父子三人分别邀请来宾到东西北三个接收点参观;让他们观察和验证电能是否传输到位。‘钱福生’用遥控器把转发器调到北站,然后用手机呼叫唐明辉:</p>

“师兄,师兄,你准备好了吗?”</p>

“福生,福生,已准备好,请发射吧。”</p>

“请注意,第一级110伏,开始。”</p>

“灯亮!”</p> “第二级,220伏,开始。”</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