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升起的太阳 连载

重新升起的太阳

分类:科幻异能 作者:草民重阳 字数:19万字 标签:重新升起的太阳,草民重阳 更新:2024-06-18 11:00:55

关于重新升起的太阳: 东半球突发紧急灾难,男人对女性冷漠无情,婚姻面临解体;而牲畜禽类等付食品因繁衍生息停止而严重缺乏。人们不解为何这种遭遇只发生在东半球各国,而西半球各国均安然无恙。种种疑惑让人不解和纠结。为了共同生存之利益,东半球各国结盟应对。形势紧张,围绕破疑团和谋求共同生存展开斗智斗勇的殊死斗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综错复杂。具有浓厚的阅读情趣。

开篇语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生存

作者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书中情节及人物如与现实人、事雷同,属于偶然,切莫对号入座。

作者 草民重阳

这是一个新开发的溶洞旅游区,四周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宁静。新建的宾馆依傍在山脚的一片翠绿色的竹林之中;一条独进独出的公路从小河的左侧逶迤而上,顺着杜鹃树丛再往前两公里,这就是有名的旋风洞。旋风洞口高二十米,宽十三米,到了洞口就感到一阵清凉的风迎面吹来。往日,游人来到这里都要在两旁的石凳上休息片刻,然后再慢慢地逛进洞去。七月的一天,这里忽然聚集了几百个肤色不同的外国人,他们都来自亚洲、非洲、欧洲还有澳洲。三天前,一群全副武装的警察就封锁了溶洞旅游区的各条路口。他们在山头,河边以及灌木林间的小路上站岗设卡;士兵头戴钢盔,装备齐全,刺刀在阳光下闪出寒光。附近的村民被当地政府官员通知:不准上山砍柴,不准下地种田。一句话——最好乖乖地呆在家里。

当人们从高处的屋舍窗口远远地望见一辆又一辆的豪华轿车从公路那边驶来,又钻进密林之际,心里自然觉得十分诧异。开发区正式接待旅客已经五年多了,来来往往数不清的人谁没见过?可这几天的气氛确实不比寻常。乡里人看见轿车前花花绿绿的小旗,知道他们是外国旗,但弄不清究竟是哪些国家。其实在这样一处偏僻的乡村召开重要会议,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回。

四大洲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云集在这里,他们非常谨慎地召开一次绝密会议。各国代表除了科技情报专家和国家安全部门的头目作为首脑们的随从之外,不允许任何新闻记者参加。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通报各国畜牧业,养殖业生产的现状和有关生育的近况。联合国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平康主持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一、1994年度东半球各国的畜牧和养殖业生产急速下降,大牲畜怀胎率处于低谷。

二、各国育龄妇女怀孕者越来越少,有些地区(尤其在大中城市)可能出现零的趋势。

三、成年男性对女性表示冷淡,绝大多少男子丧失性欲,离婚现象日益严重。

四、娱乐场所生意清淡,两性分群现象十分明显。

五、副食品供应非常紧缺,肉、蛋、奶类商品价格暴涨,社会上刮起多次抢购风潮。

与会首脑们额头紧锁,一个个板着铁青面孔。如此严峻的大事,人人都觉得压力沉重,他们寝食不安。宾馆内没有开展任何娱乐活动,饭后人们焦头烂额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第二天进行以下议程:各国科技界交换气象、天文、地理、环保、化工等与人类生育有相互关联的信息。各国代表发言都很诚恳,有史以来国际之间第一次真诚合作。人们知道东半球承受如此严重的灾难,集中研究讨论大灾难的源头是天灾还是人祸?代表们除了中午简单用一点工作餐而耽误一点儿时间外,也只休息半小时,会议又继续紧张的进行。直到下午7点钟,平康主席总结说:“面对人类的生死存亡,各位先生和各国代表都能坦诚相见、各抒己见,探讨东半球这一突发变故的根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感到十分欣慰,但是至今我们未有任何证据,直接查清真相,也是意料中事;希望会后各国多联系,加强合作。建议明天开会时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联络和交流各国科技情报,不知各位是否赞成?”

到会者一致举手通过。

第三天大会选举了中国安全部长冷铁心为“东半球生存复苏委员会”主席;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哈沙诺夫为“东半球生存复苏委员会”副主席;选举了德、法、英、日、土耳其、伊朗、澳大利亚等16个有地区代表性的国家及安全部头目为常务委员。

有关委员会的经费,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及各种规章制度,联络办法等均一一商定。

最后大家欢迎冷铁心主席发言,他说:

“各国首脑、各国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我只想简要地说几句,今天南北美洲没有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因为他们的国家没有遭受灾难,人民没有承受痛苦,大会留着他们的席位,他们没有派代表来参加,其实他们也不必来。各位心里都非常明白,为什么同在一个星球上生存,东半球遭难,而西半球幸免呢?我想委员会的工作先得从这一疑问开始。我的话完了,谢谢各位。”

一片热烈的掌声。

平康主席宣布散会,各国首脑和代表按照秘书处的安排,悄悄地分别从来路返回本国。

四天过去了,警戒依然存在;第五天清晨人们发现哨卡和警察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旅游区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