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老屋(6)(1 / 2)

“昭呀长,看奶奶带什么给你了”?“哇,大肉包子,我最喜欢吃了”。昭科跳了起来。“这是给牛爷爷的,快送去”。

杨菊英真是个苦命又伟大的女人。她出生于1个小地主家庭,嫁的夫家是一个大资本家的老二。本以为此生无忧,生下一儿一女,更是锦上添花。谁知小女儿刚刚二岁,丈夫便撒手人寰,留下一双儿女,寄人篱下。

大伯李敬吾虽是个特别有钱的主,但人称“勾鼻子、铁算盘”。老二死后,没少给老二家脸色看。虽有来提亲的,但看到一双可爱的儿女,便闭门不见。为了能够支起这个家,不寄人篱下,两年后,她毅然把一双儿女留在大伯家,独自一人,去纱厂厂长家做女佣。

自杨菊英每月按时交钱给大伯后,李敬吾的肉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可孩子不懂事啊,大伯家的儿女们都吃喝得好,有零食吃,有新衣服穿,还可以跟着爸妈去看戏。两兄妺只能看着,而妈妈晚上又不在家。运辉经常问哥哥要妈妈,真是让人心酸。

有一天,力钢无意中,听到大伯和伯母的话,知道了妈妈在纱厂厂长家的名字和地址,高兴的立马告诉了妹妹。运辉听后,抱着哥哥,哭着要去找妈妈。力钢一时豪气冲天,带着妹妹,怀揣两个红薯。偷偷的溜出家们去找妈妈。

在窑湾的石板路上,跳跃着两个手牵手的小身影。去潭宝汽车站的这一节路,力钢非常熟悉,看着身边车来车往,两兄妹沿着大路,欢快的向前。

走着走着,太阳当头,两人汗流满面。“哥哥,还要走多远呀?我饿了”。力钢哪知道呀。“快了快了,我们先吃红薯再走”。两人就在路边,吃完红薯后继续上路。

从窑湾到板塘铺,有十几公里,几乎是从湘潭的最西端,到湘潭的最东端了。还要从湘江的北面,穿过湘江,到江的南边。那时又没有大桥,过河要靠轮渡,可知路途之遥远艰难。大人都要走四五个小时。

两人一边走,一边问,累了在路边坐一会,渴了就跑到江边捧几囗水喝。“哥哥,这路怎么总走不完呀?我又饿又累,走不动了”。力钢望着妹妹,抹了一下她的眼泪,拉着妹妹的手,走到路边的一户人家,说俩人找妈妈,一天没吃饭了。主人让他俩吃了晚饭,还送他们去了渡口,跟船老大说了几句,送他俩上船后走了。

江风迎面吹来,船声轰轰隆隆,俩人竟睡着了。“细呀子,快醒醒,到岸了”。力钢揉着眼睛,强挣开了眼。但运辉怎么也喊不醒。“谢谢叔叔了”。力钢只好抱着运辉到岸边,找来几根布条,把运辉绑在背上走路。

家里这边可炸开了锅。全家上下,街坊邻居齐出动。市里、农田、水塘、河边以及力钢常玩的地方,全都找了个遍,可就是没想到,俩个小孩,会去那么远的地方找妈妈。

一个好心人,把俩兄妺送到厂长家门口。力钢按了下门铃,杨菊英从里面走了出了。因是晚上,没注意到是谁,问“孩子,找谁啊”?“妈妈妈妈,是我呢力钢”。“啊,是你们俩”?赶忙开门,先抱住运辉。这时运辉也醒了,抱着妈妈的脖子,大哭起来。

妈妈在灯光下,看着俩孩子的模样,鼻子一酸,抱着俩人也哭了起来。三人抱头痛哭的声音,惊动了梁厂子。梁厂子看到眼前的状况,忙让他们进来再说。

坐下后梁,厂子问,是怎么个情况。杨菊英便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赶忙又说:“厂子,我马上把她俩送回去,明天一早就赶回来”。“回什么回呀,孩子都累成这个样子。先吃饭再洗澡,今晚就睡这。明天再说”。杨菊英感激的点着头。

在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梁厂长又详细的,问了杨菊英家的情况。思索了一会儿,便掏笔写了个条子,递给杨菊英说:“不知道你这么辛苦,这是我给朱主任的信,我再跟他打个电话,下个月你去那参加工作吧”。“厂长,我哪做错了我会改的,不要赶我走”。杨菊英带着哭腔说。“不是的。你到那工作,离家会近些,如果正式录用你的话,你就有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杨菊英这才破涕为笑。而梁厂子又轻语着:“下个月起,我这儿也不能再请保姆了”。说完转身,慢慢向房间走去。

杨菊英真是因此得福,碰到贵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