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追溯(1 / 2)

余书玲是个特别讲究规矩的人,从她对这次面谈的安排不难看出。

又是约法三章,符合她的风格:第一,穿长袖长裤、戴口罩、手套以及鞋套;第二,不要碰任何东西,包括敲门和拉门把手;第三,只能站在离她两米远的地方。

今天恢复训练,周启明心情不错,所以对麻烦事务的接受程度要高些。

小组内的风气明显是被裴夕整顿过了,无论是基础理论学习,还是训练场练体能和项目,都只感受到了一些极为克制的目光。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回归的消息还没有传开,别的小组的人尚不知情。

心情舒畅的周启明整备好后,站在隔壁的门口,咳嗽了三声。

余书玲答应了一声后,听到了她走来开门的脚步声。

周启明看过她资料上的照片,说倾城不及,论亭亭不止,今天训练前他已经刮掉了胡子,头发也往后梳成了大背头,比前几天清爽。

门开了,扑鼻的消毒水味如同泄洪般涌向周启明,他不退反进,摁紧口罩里的铁丝后,直直地走到了房间深处。

抬眼就看到那面熟悉的墙上,同样有被剪断线路的偷拍装置。

余书玲关上了门,远远地绕过周启明来到窗户旁的椅子上坐下。

周启明打招呼的同时,稍微打量了一下没戴口罩的余书玲,风姿绰约是照片里没有体现出来的,她皮肤十分白嫩,但是双手的手背上都有极其糟糕的皮肤病。

看上去像是烟头烫出来的又黑又硬的血疤。

还没等周启明询问,余书玲就主动开口了。

“我已经说过,不会再告诉你任何事,今天我们只做心理层面的观察和诊断。”余书玲看着被剪掉的电线,眼眸里不全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话里有话。

重获自由后的意气风发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被余书玲惨白的神情所摧毁,原来她的皮肤惨白得没有了血色。

难以想象她在打破镜子后,经历了什么,周启明在这一瞬间就明白了,余书玲之所以要和他面谈,就是在以她的现状警醒自己。

她平静地抛出日常访谈的问题,周启明收敛起了猜疑,配合余书玲回答着。

被问及他为什么会报名商业航天员这档子事,得追溯到他十八岁那会儿。

一对少年、少女初次入京,天安门、故宫、香山、长城、欢乐谷让他们流连忘返。

少女叫钱芳,早在高中时她与周启明就互生情愫,只是学习成绩的差异在高考后如一座大山横亘在二人之间,钱芳要在BJ上985,周启明只能回重庆选择读二本,或者出来打工。一直到他陪着钱芳到学校游览了一番后,他才做出了复读的决定。

余书玲把玩着手里的一个金属小牌子,让他说说来到这里有什么样的目标。

周启明如实回答,他的目标就是转入驾驶员小组。

他和张驰的约定已经传遍基地,大家并不在乎他为什么要转组,大家在乎的是,他为了达成目的,逼死了魏恩东,放他的血,把他的尸体带回来讨赏,何其冷血。

余书玲继续追问,为什么一定要转入驾驶员小组。

周启明瞥了眼偷拍装置,他缓慢说道:“你看那天,看那墙,看那秋海棠。今天还是星期一。”

余书玲了然,这句话她有点印象,是哪本书里的经典句子,周启明应该也是顾及被窃听,所以没有把话说敞亮。

没等她继续开口,周启明的手机响了,是黄警官打来的,为今天的谈话画上了休止符。

黄远胜有事找周启明,临走前,余书玲让他把口罩、手套、鞋套留在了她的屋里。

两人道别后,开始了各自的揣测。

余书玲在网络上找到了那句话的出处,是《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

看那墙?不对,重点应该是最后那句,“今天还是星期一。”

想到这一点后,余书玲查了一下工程师小组在星期一的训练课程表:体能训练、离心机训练、失重训练、机械臂操作训练。

星期一是训练内容安排最接近驾驶员训练内容的一天。

余书玲开始调取工程师小组的训练日志,查看每周一的视频记录。

周启明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黄警官,而是前往心理辅导员的办公室。

这里风沙常见,特别是遇上同屋的人里有四川人,座位积尘是常事,余书玲有段时间没来办公室了,她的桌椅不太干净。

桌上的灰尘被周启明放下的文件扬起了些,是他随便找的一沓纸。

他没有乱翻东西,而是集中注意力在寻找蛛丝马迹上。

地面的最角落里,有棕色毛发。

桌面文件夹放置得很整齐,唯独一个倒在桌面的相框吸引了周启明的注意。

他扶起相框,猜想在这一刻得到了印证。

那是一张余书玲和家里人的合影,她和她的父母站在一个庭院的树荫下,三人笑得很开心,她的手里还抱着一只约克夏,是很正常的一张全家福,不过相框的玻璃面板上有裂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