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权王李登67(1 / 2)

“爱屋及乌”一词在李鼎对待萧皇后所生的嫡出三子身上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华夏民间自古以来便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训俗语,据传这一说法源自被尊称为“华夏第一经”的群经之始《易经》。

萧皇后的长子李登,生性聪敏,李鼎十分喜爱他。对于嫡长子,李鼎和萧皇后夫妇也都是寄予了厚望。

承平四年,李鼎便昭告天下李登的太子之位。册立的那一天,是李登刚过完三岁生辰的第二天,但因为年龄尚幼,瞧不出善恶贤昏,所以当时在萧皇后的劝说之下并未举行相应的加冕仪式。

为了让李登能够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李登的孩提时代,李鼎就给他找了萧皇后的侄子萧余庆作为侍读,又让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至圣的后人、位列唐初十八学士之一经学大家孔仲达和另一位兼通释道的训诂学家陆元朗倾囊教授李登儒家典籍。

当李登始龀之年时,李鼎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李登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下诏李登“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于东宫上启,令李登断决。”意思是现在派太子来听取诉讼人的案件,一旦上诉人不服判决的情况,可以直接到东宫奏明,让皇太子李登来定夺决断。

李登童年时期身体不好,李鼎担忧李登疲累过度,舍不得让他在读书之事上劳神费心,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仲达评说古事即可,并先后派遣中书令东方无忌、侍中卫徵等重臣加以辅佐和指导。

虽说幼学时期的李登备受爹娘的疼爱关注以及百官的拥戴,但李登并不因此放纵,反而在李鼎询问考察他军国大事的策略时崭露出了治国安邦的能力。

有一次,李鼎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结果李登很快就写满了三页纸,其中内容有理有据,详实可行,对此李鼎非常高兴,特地在群臣面前炫耀了一把,评价道:“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承平九年,指数之年的李登生了一场大病,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李鼎却先后请了道士、高僧入宫为太子祝福。等李登病愈后,李鼎又召度了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为他在景阳城内修建了道德观和三藏寺。同时,为了给李登祈禳,李鼎还颁发旨意将天下监狱中的囚犯都降罪一等,以上的种种作为可见李鼎对李登的一片慈父之情。

......

听到李鼎的问话之中有权王的提名,中书令东方无忌立即接话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嫡长子继承制。权王作为文惠皇后嫡出长子,理应作为储君的第一人选。且权王殿下丰姿岐嶷,仁孝纯深,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深受朝臣和百姓爱戴。”

权王作为东方无忌的女婿,于承平十八年迎娶了时任吏部尚书的东方无忌的长女东方怀珠,彼时的东方怀珠正是娉娉袅袅的豆蔻年华。

眼下正是立储的紧要关头,东方无忌出来力挺权王也无可厚非。虽说东方无忌支持权王也在现场众人的意料之中。

尚书左仆射的许章宪听到东方无忌的人选提名之后,冷笑了一声,说道:“右相还真是举贤不避亲。不过右相相所言应该是早些年的权王,难道右相忘记了权王四年前因何被废去了太子之位的嘛?”

在像许章宪这样一直恪守孔孟之道,推崇道德伦理的老学究心目之中,废太子李登身为堂堂储君、未来的李唐皇朝至尊,当年所犯下的错误是不能轻易被容忍和原谅的。

此刻,许章宪也顾不得许多忌讳了,直接当众提及了算是李唐皇室中的一件丑闻。

原来在圣武五年,先帝李雄被刺驾崩。其养子李鼎即位之后,便在承平四年十月将年仅四岁的李登册立为太子。

李登作为萧皇后的嫡生长子,且天资聪颖,李鼎在其很小的时候就想着将李登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培养教育的。

然而在承平十年的六月,萧皇后陪同李鼎在九重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后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从此以后,李登的太子之位便开始因为与父亲李鼎的隔阂越来越深逐渐动摇起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