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安史之乱1(1 / 2)

郭易梓一声即出,众人都茫然。

“在座的都是商人,飞花令又能精通几分呢?若是如此,那应当是练师快刀斩乱麻了。”

郭易梓一番回答,众人也是缓缓反应过来:的确,飞花令自盛唐便是酒宴必取之乐,不过这盛唐已逝,徒留仙风之气,却早已了无仙骨,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唐朝更迭至此,已经很少有人自小家庭丰腴至整日吟诗作赋,在坐又大部分都是商人,要比怎能比得过那风雅的鱼玄机呢?

“那郭兄你的看法如何?”徐锦问道。

郭易梓将手向袖口探去,旋即拿出好几张木质薄板,其中最上面的一张薄板不仅有很多颜色的圆圈,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其余的每个薄板的正中间都有一个圆,一个每个薄板中间的圆的颜色都不一。

“此游戏名为牌论,在我们其中选一个人,在这副牌中抽出一张,每一张牌上的圆圈颜色在我这张牌中都有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根据抽出牌颜色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原本其中说的最不佳的人是要喝一杯的,但鉴于有练师在场,就……”

“哎呀,不能因为练师不能饮酒我们也跟着不喝吧,那就若是该练师饮酒便换为吟诗,如何?”

宇文祥虽没有卢中武家大业大,但若让他很是屈服一个女人,他还是接受不了的,不过对鱼玄机很是尊重。而卢中武虽背景势力强大,但鉴于早就听闻鱼玄机在长安的伟名,很是欣赏,对她也很是尊敬。

“好,那就这么办。”郭易梓听罢宇文祥的话,很是赞同道。

“公平起鉴,就让张兄的朋友徐锦兄来。”郭易梓将手中的一叠薄板向张守身旁的徐锦递去,徐锦见状,整了整衣服,起身道:“好好,此乃徐某之荣幸啊。”

郭易梓将手中的薄板摊成扇状,并没有直接递给徐锦,而是示意他点一张即可。

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由集中于京师长安的商人们所一起的酒宴,徐锦自然谦让连连,各处都表现得礼貌得体,商人也都是聪明人,徐锦自然也看出了郭易梓的意思,将手指随意点到一个薄板上,便道:“郭兄,就这张吧。”

由于是背面朝上,众人一时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只见郭易梓抽出方才徐锦用手指指出的那片薄板,顺便将其他的薄板放到桌子上,边坐下边用双手掌心夹住,搓了几下,便将那薄板正面摊向众人。

殷红色。

他将另一个布满颜色圆、写上各种历史大事的那张牌拿出,低头在众人的目光下一一对质。

“那这此我们讨论的是……安史之乱。”郭易梓道。

“安史之乱?”卢中武瞪大了双眼,明显吃了一惊。郭易梓将两张薄板推到桌子上,只见一张薄板上有个一殷红色的圆,而另一个薄板上,密密麻麻的,不过卢中武还是一眼看到了红色那片区域。

红色只是个集合,它归属了很多种颜色,比如海棠色、淡曙色、枫叶色、茶花色、锦葵色、满江色以及殷红色。

卢中武瞅来瞅去,只见那殷红一片圆后写的有秦末流民大起义、绿林赤眉、黄巾起义等起义事件。

又向下看了看,那黄色一片尽是官渡之战、昆阳之战,淝水之战等以少胜多的事件。可见颜色相似的都是同一类事件,而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

卢中武看罢,还是对比了红色周围的圆的颜色,发现还是殷红色与那徐锦指出的薄板上的颜色最为相似。

“安史之乱啊……这……”张守听罢,心里愤恨凝噎,一时不知如何说。

身在大唐,有谁不知安史之乱,有谁不恨安史之乱,但要总结个所以然,很多人倒是一顿,对于这种差点更迭朝代的大事件,若是没有后来人的总结,他们也很少能说出来个究竟。

不过他们毕竟身在大唐,多多少少也能从前人口中听说许多;也因为身份不用,很多人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既然是徐锦兄所抽出的牌,那便从徐锦兄开始吧,依次向左,也就是说下一个便是张兄。”郭易梓说完,将牌又装入袖口,不过没人注意到他的手在袖中停留了很长时间。

“让我先来说吧!”宇文祥起身,一改懒散之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