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安史之乱1(2 / 2)

“都行都行,那就宇文兄先来说吧。”徐锦谦让道。

“人口、疆域和生产力乃衡量一个朝廷盛衰最为直观的标准,当时大唐虽盛,但人口有多少,你们可知道?”

众人不语,他们知道,被称为镰刀教父的宇文祥的先祖宇文融在百年前便被朝廷任用,他发起一个对于当时竭泽而渔的政策,即:

“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隐审。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得钱数百万贯。”

也就是说让没有房屋居住的流民交够一千五百文钱,便能免除五年征赋,当时一下便聚拢了八十万流民,收钱百万贯,震动一时。不过由于触及了地主贵族的利益,宇文融便被流放了。

“当时的大唐,官府在册五千万,算上奴婢,隐户等等,有将近八千万,八千万呐!你们知道八千万是什么概念吗?”

看着宇文祥说得激动,鱼玄机回应道:“很多,比如汉平帝时期,有将近六千万;隋炀帝大业末年,有四千六百余万,而他们所代表的,便是绿林赤眉以及隋末大起义。”

宇文祥将向鱼玄机投来赞许的目光,她完全理解到了他的意思:人口的挤压带来流民四起,很多王朝都是因人口太多而灭亡。

“没错,八千万对于当时的大唐完全就是累赘,那些青史留名的治世,比如东汉初年坐拥两千余万人口的光武中兴时期、太康年间拥有一千六百余万人口的太康之治时期,以及贞观初时仅有一千二百余万人口的贞观之治时期,这些时期的事件对比完全足以看出人口过多,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也恰恰说明了安史之乱即将来临的必然性。”

“不过安史之乱并非流民起义,到底来,宇文兄说的还是有些差错。”高九沉声道。

宇文祥虽然越说越激动,但还是保持了一分理智,深吸了一口气礼貌向张守道:“请高兄指点一二。”

“玄宗时期,在那些地主阶级的势力压迫下,均田制和府兵制直接崩溃解体,早在李治时期,便有人上书说朝廷对于府兵的抚恤已经逐渐变为形式上的安慰,有的人甚至连田地都没有,这就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参军热情。而当时朝廷又腐败,贵族垄断科举,百姓根本不可能以考试得官位。”

“你说的好像与起义并没有什么关系。”卢中武沉思道。

高九又问道:“为何最终不是流民起义?”

卢中武沉默不语,高九继续解释:

“因为大唐气候偏暖,很适合农业种植,所以在粮食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而由于百姓各处都遭到打压,所以基本都不作为,而在百姓与贵族勾心斗角之时,那些吐蕃也因为气候的原因迅速崛起。不要忘了,安禄山便是吐蕃人。”

“非然。”

一道捎带谦虚的声音传来,说出此话的人正是徐锦。

由于不仅是张守的好朋友,还是刚刚认识的人,高九也并非刻薄尖酸之人,所以便大方道:“徐兄有何其他见解,尽说便可。”

徐锦双手一握,向众人鞠了一躬才缓缓道:

“我虽家居杭州,却由于行商而游走各个边疆,很是清楚边疆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这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朝廷对于边疆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对边疆的控制力不够。”

“哦?何以见得?”卢中武一听,好奇问道。

“虽然安禄山是吐蕃人,但起义军的主力并非吐蕃。而之所以我说这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是边疆,是因为当时朝廷腐败不堪,对于情况危机的边疆,他们不仅不认为是险况,反而都认为是一片大好。”

见在座各位都听得出奇,并未说话,徐锦便继续道。

“不对等的信息上报导致大唐对外认知严重偏离,以至于当时安史两贼所带领的起义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朝廷才反应过来,慌忙逃窜。试想,连最危急的敌军,朝廷都不能正确认识,那动乱的成功自然是必然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