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并非良佩(1 / 2)

在个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的背京下,成功“破圈”不仅需要“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勇气,更需要“追求个性、凝聚共性”的智慧。

朱多发挥一名积极分子的优越性,很快就摸清了姑娘此行的目的。既然如此,朱多便提议五五分成,朱多是为了调料,而姑娘是受人之托。最终朱多付了钱,而姑娘把东西带回西郊,朱多不知不觉地就跟人家到了家,这次,又是小男生出门迎接。

小男生:你们怎能一起?你们认识吗?

这可把姑娘突兀了,此刻,朱多也秒懂了这就是自己迂回拜访的玉佩姐。朱多现代人的思维立马苏醒,想起了看过的各类文学体裁,也便知道了心机吃不了热豆腐。看来,当务之急不仅是调料,还有玉佩。不过比起自己最关心的时空,应该是玉佩比较着急。

姑娘:友德小弟,这段时间有没有认真练功啊?

友德:师姐,你天天在外面完成任务,有没有重大发现?

姑娘:有啊,只不过不告诉你。

站在一旁的朱多就真像一个局外人,但也为这对姐弟的语言感到幸福,像极了自己村庄的家长里短。

友德:张亲离,你好好嘚瑟吧,等师傅出关了,有你好看的。

这时朱多也毫不客气起来了,便出言说道:

亲离姑娘,幸会幸会,不知可否和姑娘交个朋友?

友德:是要结为夫妻吗?我太小了,做不了主,还是等师傅出关吧!

亲离:这哪跟哪儿啊!

虽然在古代才13岁,可是也是一表人才,难怪古人成亲早,看来身体指标发育还不错。倒像现代二十左右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不在乎这些硬核,毕竟又不结婚。经过刚才这一番打趣,周围的空气都轻松了很多。

朱多:亲离姑娘,听说你花五两银子买了玉佩?不知可否转卖给在下?在下愿意多出两倍的钱。

亲离:师父说了,玉佩只为有缘人,不然千金难买。师命难违,我也无法。

这时,友德弟弟说:要不把玉佩借给朱大哥看看总是可以嘛?

亲离:朱大哥,看来也只有这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