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老道走了(2)27(1 / 2)

看着几个存折,国言也是心绪万千,这是老道用多少时间积攒下来的?他不知道过程,但他知道老道肯定费尽了心机。

此时的国言不差钱,这三年,跟着邓序瓯他也没少赚,可老道给的这个钱他不能不收下,如果给了村里,怕是会惹来麻烦,在山沟沟里,一个耄耋老人能够积攒下如此巨款,想必其中的故事也很多,国言不想给老道惹麻烦。

在老道的遗物里,他没有找到自己写给老道的信,不知道是老道随手烧掉了,还是老道干别的用了,那些信都是用文言书写的,即便留下来能看懂的人也不多。

国言想不明白,老道存留的遗物为什么会这么少,难道真的已经修炼到无欲无求了?此时的国言还真无法理解自己的师父。

国言在道观里守孝,以日代月,36天以后,算是替老道守了三年孝。

这天,他找到卢老蔫,把道观的钥匙交给了他,

“今后那里怎么用,干什么用都由村里决定,我不会再管的,旁边的小屋你们想要用也随便,我今后就是回来也是借住,不会长久的,现在村子里通电话了,我会给你们打电话的,你们有事也可以给我打,发电报也行。”

“国言,你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原来的公社,现在的乡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要忘记我们,将来发达了,常回来看看……”

卢老蔫说着说着眼泪流了下来,说起来,这爷孙俩在五户村一晃,风风雨雨的也是二十多年了。要说五户村能够在山里获得如此滋润,离不开老道的指点,现在老道不在了,今后有大事跟谁去商量?

“我知道的,老蔫大伯,今后只要村里有需要,我一定会像爷爷那样为村里出力,现在,村里第一要务就是赶紧把出山的路加宽修扎实,路不通,村里想要发展是很难的,光是堆集在山坳里的那些朽木,就浪费了不少资源啊。”

国言说着抬眼望向远处的山坳。

“那些朽木还能有用?哪一年山上不倒下几百方的,可就是林业局批了出山证,那些木头不成材,没人要的。”

“木头不成材,可你要是烧成木炭,能没人要吗?关键是走量,一方朽木烧出百斤木炭不是问题吧?那就是多少钱?”国言随口就说出了点子,“每年到了秋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在河滩边上建立一个窑厂,烧木炭,烧砖瓦,送到乡里去卖,害怕没有钱收吗?”

卢老蔫被国言说的没话说了,他终于明白国言为什么让他坚持修路了。

“现在,上面在搞村村路通,国家有政策,你到乡里县里去要拨款,劳力村里出,这还能让村里又得到一笔收入,只要路通了,五户村今后的路就好走了。”

有了国言给的这个主意,卢老蔫在国言走后,上蹿下跳的跑修路款,最后终于弄了20万过来,用了半年时间把五户村到乡里的路修好了,可以走载重五六吨的卡车了,这对五户村来说,是划时代的。

在五户村收拾了东西,老道的几本经书被他打包带走,老道的其他遗物都被国言在老道坟前焚化了。

路过县城,国言分别去了几家银行,把老道在各行的存款取了出来,然后直接在县工行换成了当年发行的国库券,从这年开始,个人可以自由购买国库券。

说起来,国言这可是给了县工行帮了一个大忙,那时,各行都有销售国库券的任务,像房龄县这样的偏远山区县,给的指标虽然不大,可当地能筹集的游资毕竟也不多,县里正发愁这任务怎么完成,没成想,冒出了个“大款”。

为此,工行经理还想请国言吃饭,可国言却是拒绝了,他说,这些钱是他这些年勤工俭学的收入,加上爷爷去世后遗留下来的,现在拿出来支援国家理所应当,他之所以要那些国库券,就因为将来可以在省城通兑。

对国言这样的人,县里还真没谁去使坏水,戢蓬骅现在可是县里的领导干部了,他对国言一直是赞许有嘉。

不吃工行经理的饭,班主任戢辉的饭也不能吃,戢辉本来计划把体育组长刘跃进叫上,还有已经回到学校当老师的几个同学,大家到一起聚聚。

可国言没心情,何况,这也不符合当地丧葬习俗,要是这些人出席了老道的后事事物,国言要摆酒请大家一顿,可这些人压根不知道,此时还要找地方去聚聚,国言没那心情,更不愿意坏了自己的名头,被村里人知道非挨骂不可。

国言说出了老道的事情,班主任戢辉也就打消了聚聚的念头,拍着国言的肩膀,最后也只能说一句“节哀顺变”的客套话。

同学们知道了,想按照当地礼节送点记绸啥的,可已经过了时间,大家就是想送,也没地送了,而且,这个时候,国言不会去任何人家里做客的,忌讳。

国言,是那些同学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熟悉,是因为同窗三年,大家都知道国言的秉性脾气,说陌生,没人知道这个国言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现在,唯一的亲人也仙去,国言将来会生根在哪儿?无法预计啊!

告别了老师和同学,国言直接回到学校。离开学还有几天,国言的情绪始终恢复不过来,总是把自己关在宿舍里。

同宿舍的其他同学还没有回来,他又不是班干部,所以,他显得无所事事。

细想起来,三年多时间,还是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地区师专读书的同学已经毕业,有的留在地区,有的被分配到了其它县去当教师,有的回到房龄县。国言临走时还与他们见过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