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弥足珍贵的和平20(2 / 2)

徽因喜欢那些很有风度、很有善意、很有教养的西方人,她会全身心的与他们交往,和他们做真朋友。让她最受不了的是那些匪夷的异国蛮邦藩属小国的某些所谓的学者,用傲慢而尖刻的话语对她的祖国品头论足、妄自菲薄。他曾经因为日本学者的一句话,就历经苦难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寻找真正的唐代古建筑。当然她最后在五台山如愿以偿,这也让她终于出了一口气,心安神泰起来。

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木质建筑?笑话!让你们日本的东西见鬼去吧!

这就是最爱国的林徽因的一面。

“我想让我的诗更加扣人心弦,所以,我设计了几个回转的心境的描写,由热情写到渺茫,这是一转;由叹息写到相信,这又是一转。最后,种种内心的纠结,都落笔在“仍得相信”中,最后这个极其有力的顿挫,短短几句充满力量,在对过往的追思中找到面对未来的勇气,是最终的结局也是最巅峰的所在。”

纵观林徽因这首诗,本是一首悼亡诗,但却从悲情中提炼出一股浓墨重彩的力量,短短几句就直直地窜进人心坎里。林徽因是很懂徐志摩的,在她眼里,对方是光、是明月、是满天星。很多人对于二人没能在一起很遗憾,其实换一种想法,做一辈子的挚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呢?

听了徽因详实而高妙的解读,在座的众人一起拍手叫好,甚至包括在诗歌方面非常专业的朱光潜,也暗自佩服林徽因在这方面的素养和天赋。

“这种美好、热情和向往,太弥足珍贵了!”

费正清用美英双料口音的不很标准的国语,道出了此时此刻他太多思绪的旁白。他内心深处记忆的碎片,忽然飞速旋转起来,渐渐拼凑出了一帧帧清晰的画面。

那是1932年初,刚刚挥别参差不齐的绿色岛屿群以及穿梭其间无数的捕鱼帆船,远远的,费正清就看到一片棕色油布漂染的海域和海岸线处遥远的绿色,他意识到,那就是他梦中曾无数次抵达的东方明珠——上海。突然,他神往的东方处女之旅被4艘挂着太阳旗的日本驱逐舰,硬生生地搁浅了,只剩下高高的孤阳残照和远方血色的东方大地。

“阿德勒号”客轮“颤抖”地跟在日本驱逐舰的后面向北面航行,没过多久,日本驱逐舰就围成了一个半圆形,轮番炮轰吴淞炮台。火药爆鸣着催射出呼啸的炮弹,落在那血色的彼岸——我即将踏上的美丽国土。这种人间炼狱的愁苦滋味,是费正清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亲眼目睹和伤心感怀,对于他这个从大洋彼岸新近到来的行旅者来说,更是一种心灵的煎熬与人性泯灭的诠释。那个远东的弹丸小国,竟敢公然违抗国际联盟的宗旨,甚至导致这个类似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解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