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荣华研究所36(2 / 2)

从第三天开始,陆续有几个从《费城问询报》和《费城每日新闻》上看到招聘广告的工程师过来应聘,黄延义和司徒荣华一起对这些人进行了面试。

黄延义一共待了6天,这6天,除了写一些东西,就是在对前来应聘的工程师们进行面试。差中选优,最终录取了23名工程师,其中电子工程师9人,材料工程师14人。这时候,顶尖的工程师、教授都在各个大学或大公司的研究所工作,流落到社会上找工作的工程师,水平一般都不会太高。

黄延义以在费城新注册的荣华半导体研究所的名义,和这23个工程师分别签定了雇用合同,合同上约定,研究所按时发给他们不菲的工资,将来的专利成果所有权归于研究所,并会根据成果的采用情况给予他们个人以奖励。

高科技的研究,除了像特斯拉那样的大神级人物以外,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依靠团队协作研究出来的,进入1940年代后,重大发明由个人一肩挑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

在新聘的23名工程师当中,黄延义挑出了一位名叫鲍勃·多多斯的材料工程师,并聘请他担任荣华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所长。鲍勃·多多斯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材料工程系,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几年前因为家庭变故,沉沦了几年,今年刚刚恢复过来。他回答黄延义面试时提出的问题,显现出了对电子材料方面精通,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想法,令黄延义颇为满意。

研究所的组建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人员还会继续招募,各种研究设备,黄延义已经下单给福克斯采购公司去采购,估计要花20万美元以上,算上购买别墅、电力入网等其它的开支,半导体研究所已经投入了60多万美元。

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一项项的交给司徒荣华和鲍勃·多多斯后,黄延义打算离开了。

临走前,黄延义交给司徒荣华一份70多页的研究计划书,主要是碳化硅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计划书中终关于晶体管的部分只有11页,只有一部分关于多晶硅、单晶硅材料基础性的研究。

荣华半导体研究所新装修好的主任办公室内,只有黄延义和司徒荣华两人坐在里面,看似闲聊,又像是在交待工作。

“你是致公堂司徒家的第三代吧?”

“您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你出生在旧金山,又念过大学,言谈之间那种掩盖不住的刚毅气质,应该是从小受过严格的训练,这不是一般温睦家庭长大的孩子所能具有的。”

“是的,您猜对了,我出身于旧金山致公堂,但并非司徒家嫡系子弟,属于被收养的华人孤儿,我在普林斯顿念完大学本科后,在纽约找了一份不太稳定的工作,后来从报纸上看到有关于梦露化工厂的消息,产生了好奇,便去休斯顿与严经理见了面,没想到严经理当天就录用了我。”

“我没有美国人那样的对堂会组织的偏见,我并不在意你的出身,也非常欢迎你加入我的公司,在美国有8万多的华人华侨,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生活境遇都不是太好,你正好可以利用致公堂的影响力,联络一些有能力的人,开办一些新式工厂,解决众多华人就业问题,或多或少的改变一下美国人眼中华人只会开餐馆、卖苦力的形象。”

致公堂虽然在1925年成立了致公党,但仍然是一个党、堂共存的组织,在美国、中南美洲都有他们的堂口或朋友。

“您说的时什么样的新式工厂?”

黄延义从文件夹内抽出一页纸,“这是我列出的一份新式工厂的目录,主要是以梦露化工厂各种密度的聚乙烯为原料,生产日用品的工厂。比如塑料瓶厂,它投资小、见效快,可以生产药瓶、奶瓶,投资稍微多一点,可以生产塑料薄膜、垃圾袋、塑料管材等等。梦露化工厂不久之后还要生产聚氨酯,聚氨酯材料可以用来做鞋底,办一家制鞋厂是非常不错的。我一共列举了20多种容易生产的产品,都是利用我们梦露化工厂的原料生产的下游产品,而且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司徒荣华接过目录看了看,“好,我会仔细考虑的。”

“你就不要从事办厂的具体工作了,那就大材小用了,你负责居中联系就可,你把研究所管好,几年之后,所取得的成就会远高于去办几个小厂,我给你一个承诺,将来你的收入也会和梦露化工厂的严仁均他们三人一样。”

“虽然和您相识的时间不长,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我长了不少见识,您的气魄、格局都是我景仰的,您是我见过的最为特别的华人,就好像和我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这种感觉很特别,我相信您的承诺,但我不需要,我现在工作不完全是为了钱,这段时间以来我工作的非常轻松,是心理上的轻松,能够找到一份心理轻松并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您放心,我热爱我现在的一切,我会珍惜的。”

“呵呵,你也是一个特别的人。”黄延义看着司徒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