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血脉继承48(1 / 2)

那些诸侯的嫡长子继续继承诸侯的位子,诸侯的这些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和庶子们就被封为卿大夫,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分下去,这是大体的情况啊,这就是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和世卿世禄的世袭制。

其实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在西周春秋时期,出身基本决定了你这辈子干嘛,你要不是生在天子诸侯或者官僚的家里,那么做官就别指望。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其实是一个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那么他们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呢?

那就是看一个人的老子和老娘,只有老子和老娘混的够好,才有可能入他们的法眼,老子老娘混的不好,那根本就不在选拔的范围之内。反过来说,老子老娘混的好,他就是一泡狗屎,怎么着也有饭吃。

这种人才选拔机制人为的把选拔的范围缩小了,能够参与选拔的人数极其有限,在少数人里面选人,自然就漏掉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自然就选不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来管理国家。

站在老百姓的视角来看问题,老百姓长久没有上升的渠道,看不到打破阶层的希望,看不到过上好日子的可能,也就慢慢的过一天算一天,反正国家发展壮大了,我的生活也不会变好,我干嘛还要去努力工作。

西周在牧野之战之后建国,到公元前771年被西边的少数民族犬戎打败,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杀死,于是西周没了。被杀死的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在洛阳重新建立起周朝,史称东周。

东周在历史上又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时期叫春秋,一个时期叫战国。在东周的春秋时期,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老办法,我们就不说了,到了战国时期就有些变化了。

当然,这些变化不是发生在周天子身上,那个时候的周天子也仅仅成了一个名义上的天子了,没干出什么值得一提的正事儿出来。

但是名义上尊周天子为天子的那些诸侯国,在人才选拔的问题上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尤其是由晋国分裂出的三家诸侯中的魏国和赵国。魏国就是李悝变法。赵国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采用法家制度,变法的第一条措施就是废除贵族官僚士气和特权,把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依靠祖先出身和功劳,现在躺着过着上等人生活的世袭官僚,甚至是魏侯的后裔全部废除,空出来的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这个措施被概括为一句话,叫时有功而禄有劳,实有能而上必行,法必当。简单的说就是别管你祖上多么牛逼,现在都不作数了,必须要重新立功,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往上爬,过上好日子,用曹操的话说叫做唯才是举。

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有一个战国时期的名人叫吴起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政策政策背景下得到了重用。

那时候的吴起虽然已经在鲁国建立了大的业绩,打败了强大的齐国的侵略,然而在鲁国,吴起是一个外来户,因为他是从卫国跑到鲁国的,所以鲁国的那些世世代代靠着自己老子和老娘而官居高位的人,生怕吴起将来抢了他们的位子,于是就在鲁国国君面前变着法儿的说他的坏话,最后鲁国国君就把吴起给撵走了。

这个时间,魏国正在开展刚才所说的李悝变法,不拘一格选人才。于是吴起就赶紧跑到魏国去求职。魏文侯听说大名鼎鼎的吴起来了,亲自设宴招待他,还让自己的妻子捧着酒。

请注意,那个时候,魏文侯的妻子可是魏国的国母啊。魏文侯在魏国的祖庙请吴起吃饭,这顿饭是最高档次的正式宴请。在那时,祖庙是一个国家最庄严神圣的地方。于是魏文侯拜吴起为将,任用吴起镇守河西地区。此后,吴起经略河西地区23年,堵死了秦国东出逐鹿中原的门户。

公元前389年,秦国被吴起的侵夺蚕食,弄得寝食难安,于是倾全国之力救集50万大军,意图收复河西地区,结果被吴起训练的5万魏武卒轻松击败。秦惠公面对惨败,抑郁而终。

吴起在镇守河西的23年里,与诸侯大战76次,其中全胜64次,没有全胜的,也都化险为夷,从而为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魏文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为魏国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红利,这种人才红利又转变成国家的强盛。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魏国的人才选拔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魏文侯和当时管事的理亏的一种执政理念。

所以魏文侯死了以后,这种搞法也就不算数了。在这种搞法下,被损害了利益的旧贵族开始巧舌如簧的否定这种制度,于是曾经被废除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很快就复辟了,魏国选拔人才,重新又回到了过去那种不看本事,只看老娘和老爹的老套路上。这种按照老套路重新掌权的世袭官僚和贵族们,为了让他们的子子孙孙踏踏实实的不操心的就能过上好日子,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底层的人和外来的人。

在他们心中,他们大概是这么想的,绝不能让我世袭而来的官职和权力落到底层泥腿子和外来乡巴佬手里。于是娶了魏国公主的魏国相国公叔痤对立有大功的外来人口吴起非常记恨,十分害怕吴起夺取他的权利,他设计陷害吴起,让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了,只好跑到楚国去。

这时候另一个历史上很有名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叫商鞅。其实商鞅也跟吴起一样,也来自卫国。

那个时候的卫国是作为魏国的属国,也就是附庸国,所以严格说来,卫国跟魏国算是一个国家。

可就是这样,在公叔痤眼中,商鞅也好,吴起也好,都只能算是外来户,外来户的老爹老娘是干什么的呢?那跟魏国官僚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呀,所以也是被排斥的对象。

所以公叔痤看出了商鞅是个有大才的人,他之所以排斥商鞅,完全是因为商鞅是个外来户虽然排斥商鞅,但却收留他,只是不重用他。他非常担心一旦商鞅的才华得以施展,就会分走他手中的权利。

直到公叔痤快要死的时候,魏惠王跑去问公叔痤:“相国啊,你要是死了,我该仰仗谁呢?”

公叔痤觉得自己反正要死的人了,推荐一下商鞅也无所谓。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了,就跟魏惠王说:“商鞅这小子年轻有才,国家大事可以托付。”

这些世袭贵族官僚们只有在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的时候,才愿意稍稍的为国家着想一下。

魏惠王看到快要死了的公叔痤说出这番话,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么想,相国这老家伙怕是病的太重了,脑子烧糊涂了吧?商鞅这家伙待在你府上这么久,你都没有重用他,现在你突然说他是栋梁之才,你骗谁呢?他要是栋梁之之材,你为啥不用?

公叔痤虽然老的快要死了,但是眼睛还是贼亮的,他看出来了魏惠王的疑惑,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一己之私雪藏商鞅这个人才太久,现在突然推荐,魏惠王很有可能不信。

为了国家着想,他只好接着跟魏惠王说:“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将来为别的国家服务,会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在魏惠王眼中,公叔痤这句话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基本上就没怎么重视这句话,随后答应了一下就走了。

魏惠王刚走,公叔痤,就赶紧把商鞅叫了过来,说:“我叫大王,杀你是为了国家,但我也当你是朋友,所以我这样做是先国后有,就是国家在先,朋友在后的意思,先考虑国家,后考虑朋友的意思。总之啊,你别怪我,但是你赶紧走吧,免得魏惠王要杀你。”

商鞅听了这话之后,反而很淡定的说:“魏王不听你的话用我,那他自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所以我也没啥好担心的。”

不过话虽这样说,他回到家开始慢慢的打包收拾行李,因为毕竟要过日子,所以他准备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商鞅听说了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面向全天下招揽人才,于是商鞅就赶到秦国去了。

商鞅这样在魏国待了很多年,却跟魏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

因为秦国的强大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以后,虽然后来的秦国国君把商鞅给杀了。

但秦国国君不糊涂,商鞅变法的政策一直保留下来,最后秦国统一六国。

统一六国之后,商鞅变法的很多政策继续保存下来,乃至于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说百代皆行秦政治。

魏国和商鞅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人才制度是看老爹和老娘的,是世卿世禄是世袭制度。

制度这个东西,它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你都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起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好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好作用,坏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坏的作用。

比如魏国的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就在商鞅的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个极坏的作用,让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制度就有这么重,重要事情就有这么。魏国在人才选拔的问题上的落后的制度,导致人才流失的例子远远不止吴起和商鞅,后面还有一长串的名单。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这些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经跟魏国有缘,但最终都没有为魏国效力。所以为什么统一天下的不是魏国,这些人是哪些人呢?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一张嘴纵横天下,一言以兴,一言以废的张仪。献策远郊进攻,帮秦国打破六国合力围堵、范雎是魏国人。为燕国攻下齐国的70多个城,几乎以一己之力灭亡齐国的乐毅是魏国人。窃符救赵,粉碎秦军。对韩、赵、魏三国攻势的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人。

这几个人是地地道道的魏国人,还不是从外国跑到为国求职的人,如果要把从外国跑到外国求职的顶级人才算起来,那就实在太多了。

魏国为国不但把那些求职的人才都拒之于门外。甚至连本国的顶级人才一个都没留住。

可以想象,外来人才怎么可能留住呢?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吴起跑到楚国去了,商鞅、范雎去了秦国,张仪负六国相印。乐毅到了燕国,信陵君在猜疑中郁郁而终。

商鞅到了秦国,跟秦孝公讲了魏国的李悝变法,讲了法家的富国强兵之道。秦孝公越听越兴奋,越听越舒服,立即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由于商鞅在魏国不得重用,而且他也知道魏国曾经有过一个选拔人才的好办法,这个选择人才的办法带来了魏国的强大。但是后来这个好办法被废了魏国就逐渐衰败了。

这让商鞅意识到一定要设计一套有标准、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于是,商鞅在魏国李悝的制度的基础上,改良出了战国时期的终极人才选拔制度,而且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受太多的人为干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商鞅制定了一个叫做20级军功爵制的制度。

秦国二十级军功爵制规定,无论你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不论是年纪大还是年纪小,不论是不是本地户口,什么都不问,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省钱获得更好的官职、俸禄、田地和仆人。

达不到标准呢,降职,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还是外国雇佣兵,这样就把人才的选拔范围扩展到所有人,选拔范围广,基数大,选到优秀人才的概率就大,人数也就多。

升迁的标准也明确了,斩获一个敌军甲士的首级,升一级甲士就是穿了盔甲的地方士兵。

战国时期,盔甲、铠甲之类是高档用品,稀罕东西,一般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兵穿得起。

魏惠王看到快要死了的公叔痤说出这番话,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么想,相国这老家伙怕是病的太重了,脑子烧糊涂了吧?商鞅这家伙待在你府上这么久,你都没有重用他,现在你突然说他是栋梁之才,你骗谁呢?他要是栋梁之之材,你为啥不用?

公叔痤虽然老的快要死了,但是眼睛还是贼亮的,他看出来了魏惠王的疑惑,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一己之私雪藏商鞅这个人才太久,现在突然推荐,魏惠王很有可能不信。

为了国家着想,他只好接着跟魏惠王说:“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将来为别的国家服务,会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在魏惠王眼中,公叔痤这句话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基本上就没怎么重视这句话,随后答应了一下就走了。

魏惠王刚走,公叔痤,就赶紧把商鞅叫了过来,说:“我叫大王,杀你是为了国家,但我也当你是朋友,所以我这样做是先国后有,就是国家在先,朋友在后的意思,先考虑国家,后考虑朋友的意思。总之啊,你别怪我,但是你赶紧走吧,免得魏惠王要杀你。”

商鞅听了这话之后,反而很淡定的说:“魏王不听你的话用我,那他自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所以我也没啥好担心的。”

不过话虽这样说,他回到家开始慢慢的打包收拾行李,因为毕竟要过日子,所以他准备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商鞅听说了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面向全天下招揽人才,于是商鞅就赶到秦国去了。

商鞅这样在魏国待了很多年,却跟魏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

因为秦国的强大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以后,虽然后来的秦国国君把商鞅给杀了。

但秦国国君不糊涂,商鞅变法的政策一直保留下来,最后秦国统一六国。

统一六国之后,商鞅变法的很多政策继续保存下来,乃至于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说百代皆行秦政治。

魏国和商鞅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人才制度是看老爹和老娘的,是世卿世禄是世袭制度。

制度这个东西,它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你都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起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好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好作用,坏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坏的作用。

比如魏国的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就在商鞅的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个极坏的作用,让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制度就有这么重,重要事情就有这么。魏国在人才选拔的问题上的落后的制度,导致人才流失的例子远远不止吴起和商鞅,后面还有一长串的名单。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这些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经跟魏国有缘,但最终都没有为魏国效力。所以为什么统一天下的不是魏国,这些人是哪些人呢?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一张嘴纵横天下,一言以兴,一言以废的张仪。献策远郊进攻,帮秦国打破六国合力围堵、范雎是魏国人。为燕国攻下齐国的70多个城,几乎以一己之力灭亡齐国的乐毅是魏国人。窃符救赵,粉碎秦军。对韩、赵、魏三国攻势的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人。

这几个人是地地道道的魏国人,还不是从外国跑到为国求职的人,如果要把从外国跑到外国求职的顶级人才算起来,那就实在太多了。

魏国为国不但把那些求职的人才都拒之于门外。甚至连本国的顶级人才一个都没留住。

可以想象,外来人才怎么可能留住呢?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吴起跑到楚国去了,商鞅、范雎去了秦国,张仪负六国相印。乐毅到了燕国,信陵君在猜疑中郁郁而终。

商鞅到了秦国,跟秦孝公讲了魏国的李悝变法,讲了法家的富国强兵之道。秦孝公越听越兴奋,越听越舒服,立即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由于商鞅在魏国不得重用,而且他也知道魏国曾经有过一个选拔人才的好办法,这个选择人才的办法带来了魏国的强大。但是后来这个好办法被废了魏国就逐渐衰败了。

这让商鞅意识到一定要设计一套有标准、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于是,商鞅在魏国李悝的制度的基础上,改良出了战国时期的终极人才选拔制度,而且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受太多的人为干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商鞅制定了一个叫做20级军功爵制的制度。

秦国二十级军功爵制规定,无论你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不论是年纪大还是年纪小,不论是不是本地户口,什么都不问,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省钱获得更好的官职、俸禄、田地和仆人。

达不到标准呢,降职,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还是外国雇佣兵,这样就把人才的选拔范围扩展到所有人,选拔范围广,基数大,选到优秀人才的概率就大,人数也就多。

升迁的标准也明确了,斩获一个敌军甲士的首级,升一级甲士就是穿了盔甲的地方士兵。

战国时期,盔甲、铠甲之类是高档用品,稀罕东西,一般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兵穿得起。

魏惠王看到快要死了的公叔痤说出这番话,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么想,相国这老家伙怕是病的太重了,脑子烧糊涂了吧?商鞅这家伙待在你府上这么久,你都没有重用他,现在你突然说他是栋梁之才,你骗谁呢?他要是栋梁之之材,你为啥不用?

公叔痤虽然老的快要死了,但是眼睛还是贼亮的,他看出来了魏惠王的疑惑,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一己之私雪藏商鞅这个人才太久,现在突然推荐,魏惠王很有可能不信。

为了国家着想,他只好接着跟魏惠王说:“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将来为别的国家服务,会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在魏惠王眼中,公叔痤这句话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基本上就没怎么重视这句话,随后答应了一下就走了。

魏惠王刚走,公叔痤,就赶紧把商鞅叫了过来,说:“我叫大王,杀你是为了国家,但我也当你是朋友,所以我这样做是先国后有,就是国家在先,朋友在后的意思,先考虑国家,后考虑朋友的意思。总之啊,你别怪我,但是你赶紧走吧,免得魏惠王要杀你。”

商鞅听了这话之后,反而很淡定的说:“魏王不听你的话用我,那他自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所以我也没啥好担心的。”

不过话虽这样说,他回到家开始慢慢的打包收拾行李,因为毕竟要过日子,所以他准备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商鞅听说了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面向全天下招揽人才,于是商鞅就赶到秦国去了。

商鞅这样在魏国待了很多年,却跟魏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

因为秦国的强大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以后,虽然后来的秦国国君把商鞅给杀了。

但秦国国君不糊涂,商鞅变法的政策一直保留下来,最后秦国统一六国。

统一六国之后,商鞅变法的很多政策继续保存下来,乃至于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说百代皆行秦政治。

魏国和商鞅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人才制度是看老爹和老娘的,是世卿世禄是世袭制度。

制度这个东西,它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你都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起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好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好作用,坏的制度就会起一个坏的作用。

比如魏国的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就在商鞅的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个极坏的作用,让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制度就有这么重,重要事情就有这么。魏国在人才选拔的问题上的落后的制度,导致人才流失的例子远远不止吴起和商鞅,后面还有一长串的名单。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这些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经跟魏国有缘,但最终都没有为魏国效力。所以为什么统一天下的不是魏国,这些人是哪些人呢?

我们简单的说一下,一张嘴纵横天下,一言以兴,一言以废的张仪。献策远郊进攻,帮秦国打破六国合力围堵、范雎是魏国人。为燕国攻下齐国的70多个城,几乎以一己之力灭亡齐国的乐毅是魏国人。窃符救赵,粉碎秦军。对韩、赵、魏三国攻势的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人。

这几个人是地地道道的魏国人,还不是从外国跑到为国求职的人,如果要把从外国跑到外国求职的顶级人才算起来,那就实在太多了。

魏国为国不但把那些求职的人才都拒之于门外。甚至连本国的顶级人才一个都没留住。

可以想象,外来人才怎么可能留住呢?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吴起跑到楚国去了,商鞅、范雎去了秦国,张仪负六国相印。乐毅到了燕国,信陵君在猜疑中郁郁而终。

商鞅到了秦国,跟秦孝公讲了魏国的李悝变法,讲了法家的富国强兵之道。秦孝公越听越兴奋,越听越舒服,立即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由于商鞅在魏国不得重用,而且他也知道魏国曾经有过一个选拔人才的好办法,这个选择人才的办法带来了魏国的强大。但是后来这个好办法被废了魏国就逐渐衰败了。

这让商鞅意识到一定要设计一套有标准、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于是,商鞅在魏国李悝的制度的基础上,改良出了战国时期的终极人才选拔制度,而且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受太多的人为干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商鞅制定了一个叫做20级军功爵制的制度。

秦国二十级军功爵制规定,无论你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不论是年纪大还是年纪小,不论是不是本地户口,什么都不问,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省钱获得更好的官职、俸禄、田地和仆人。

达不到标准呢,降职,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还是外国雇佣兵,这样就把人才的选拔范围扩展到所有人,选拔范围广,基数大,选到优秀人才的概率就大,人数也就多。

升迁的标准也明确了,斩获一个敌军甲士的首级,升一级甲士就是穿了盔甲的地方士兵。

战国时期,盔甲、铠甲之类是高档用品,稀罕东西,一般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兵穿得起。

魏惠王看到快要死了的公叔痤说出这番话,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么想,相国这老家伙怕是病的太重了,脑子烧糊涂了吧?商鞅这家伙待在你府上这么久,你都没有重用他,现在你突然说他是栋梁之才,你骗谁呢?他要是栋梁之之材,你为啥不用?

公叔痤虽然老的快要死了,但是眼睛还是贼亮的,他看出来了魏惠王的疑惑,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一己之私雪藏商鞅这个人才太久,现在突然推荐,魏惠王很有可能不信。

为了国家着想,他只好接着跟魏惠王说:“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大王要是不相信商鞅,那就一定不能留他,要杀了他,免得商鞅将来为别的国家服务,会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在魏惠王眼中,公叔痤这句话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基本上就没怎么重视这句话,随后答应了一下就走了。

魏惠王刚走,公叔痤,就赶紧把商鞅叫了过来,说:“我叫大王,杀你是为了国家,但我也当你是朋友,所以我这样做是先国后有,就是国家在先,朋友在后的意思,先考虑国家,后考虑朋友的意思。总之啊,你别怪我,但是你赶紧走吧,免得魏惠王要杀你。”

商鞅听了这话之后,反而很淡定的说:“魏王不听你的话用我,那他自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所以我也没啥好担心的。”

不过话虽这样说,他回到家开始慢慢的打包收拾行李,因为毕竟要过日子,所以他准备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商鞅听说了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面向全天下招揽人才,于是商鞅就赶到秦国去了。

商鞅这样在魏国待了很多年,却跟魏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

因为秦国的强大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以后,虽然后来的秦国国君把商鞅给杀了。

但秦国国君不糊涂,商鞅变法的政策一直保留下来,最后秦国统一六国。

统一六国之后,商鞅变法的很多政策继续保存下来,乃至于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说百代皆行秦政治。

魏国和商鞅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人才制度是看老爹和老娘的,是世卿世禄是世袭制度。

返回